這是5月26日拍攝的位於肯尼亞納庫魯市的索西安地熱電站項目建設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新華社內羅畢8月19日電 通訊:中肯地熱發電項目助力肯尼亞加快能源轉型
新華社記者李卓群 李成 王冠森
近年來,肯尼亞經濟增速在非洲國家中名列前茅,電力需求也隨之顯著攀升。然而,電力供應短缺、電價過高成為制約其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為彌補電力缺口和控制發電成本,肯尼亞政府計劃加速建設地熱發電設施。在此背景下,中國企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憑藉自身技術與成本優勢,助力肯尼亞加快推進能源轉型。
這是5月26日拍攝的位於肯尼亞納庫魯市的索西安地熱電站項目建設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自然景區裏的地熱發電站
在非洲東部的肯尼亞,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得益於這條世界聞名的裂谷帶,肯尼亞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其發電潛能預計超過10000兆瓦,但目前該國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只有950兆瓦。
梅嫩加伊火山口位於大裂谷底部,是極具成本效益的地熱開發地點。同時這裡草木繁茂、風光旖旎,每年吸引全球大量遊客。
2011年,肯尼亞地熱開發公司在梅嫩加伊地區探明地熱發電潛能約1600兆瓦。但因種種原因,開發計劃被擱置。
2021年,肯尼亞重啟梅嫩加伊地熱開發,一期規劃的發電裝機容量為105兆瓦。來自中國浙江的開山集團獲得一期首個35兆瓦地熱發電站——索西安地熱電站的總承包。項目于2021年1月開工,2023年6月底投産送電。
建成投運的該地熱發電站與群山融為一體,水管蜿蜒穿行于林間,不時有狐獴、山葦羚、黑臉長尾猴從此經過。
項目承建方中國電建福建工程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鄧超説:“由於這所地熱發電站地處自然風景區中,對項目的環評非常嚴格。再加上地熱的清潔能源屬性,該地熱發電站從建設到運營可以稱得上是全環節綠色無污染。”
5月26日,施工人員在位於肯尼亞納庫魯市的索西安地熱電站項目建設現場檢查發電設施。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100%中國技術”備受關注
索西安地熱電站是非洲首個從設計、産品生産到建設、調試完全由中國企業獨立完成的地熱發電站。“100%中國技術”讓這個地熱發電站備受各方關注。
開山集團肯尼亞項目負責人李海濤介紹,相較其他國家企業的設備,開山集團的發電設備每年停機檢修的必要時長更短,全年發電總時長已突破8000小時,達到世界領先水準。正因如此,非洲地熱發電市場首次接受全套由中國研製並生産的發電設備。
5月26日,施工人員在肯尼亞納庫魯市的索西安地熱電站項目建設現場進行倉庫工器具定期檢查。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中企的施工效率和成本優勢也是肯尼亞方面關注的重點。“中企設備成本約比其他國家企業低20%左右,同時我們具備建設週期短的優勢。建設同樣規模的35兆瓦地熱發電站,中國電建僅需16個月。”鄧超説。
5月26日,施工人員在位於肯尼亞納庫魯市的索西安地熱電站項目建設現場施工。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中肯合作助力加快能源轉型
長期以來,肯尼亞的電力大部分來自地熱和水力。今年初,肯尼亞能源和石油監管局局長丹尼爾·基普圖表示,該國86.98%的能源供應來自可再生能源。最新數據顯示,肯尼亞的地熱和水力發電量分別佔其總發電量的39.15%和26.47%。
但近年來,肯尼亞遭逢持續乾旱,水力發電明顯減少。在此背景下,穩定的地熱發電成為肯尼亞能源轉型首選。
5月26日,施工人員在位於肯尼亞納庫魯市的索西安地熱電站項目建設現場檢查發電設施。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5月26日,施工人員在位於肯尼亞納庫魯市的索西安地熱電站項目建設現場施工。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根據肯尼亞制定的2030年願景,該國將在2030年前實現100%清潔能源發電,這其中地熱發電的裝機容量將達1600兆瓦,佔全國發電量的60%。
肯尼亞地熱開發公司的項目工程師摩西·卡丘莫認為,索西安地熱電站極具示範意義。卡丘莫表示,中國設備和施工品質在運營階段表現穩定,中企在未來將能獲得更多訂單,肯尼亞地熱發電領域也將會應用更多的中國工程技術和金融模式,從而加速推進能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