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20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佈放緩加息步伐,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5.25%至5.50%不變。
美聯儲自2022年3月開始的本輪加息已經進行了11次,加息幅度累計已達525個基點。但市場預計美聯儲年底前還將有一次25個基點的加息。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美聯儲在看到通脹在40年高點後降溫的跡象後,決定今年第二次保持關鍵利率不變。
美聯儲當天發表的聲明稱,目前美國就業增速放緩,但仍強勁;失業率也保持在低位,通脹仍處於高位。美聯儲重申信貸緊縮可能會拖累經濟活動,但目前美國銀行系統是健康且有韌性的。
但是,來自民意調查的結果,仍反映出美國老百姓對當前經濟狀況的焦慮。
哈里斯民調日前發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53%的美國人認為國家經濟正在惡化。而根據近日發佈的另一項調查,高達50%的受訪者對“拜登經濟學”表示不滿。此外,60%的受訪者表示通貨膨脹正在惡化。
△英國《衛報》網站報道截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王瑞彬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採訪時指出,美聯儲之所以今年第二次做出維持利率不變的決定,是在評估當前美國通脹形勢和整體經濟健康狀況後,尋求抑制通脹和支持經濟增長之間的平衡:
· 首先,美國的通脹率從去年最高點的9.1%大幅降到了目前的3.7%左右,但是仍高於美聯儲制定的2%的目標。近期一些跡象表明美國的物價可能會再次上漲,國際油價也有上漲的強烈勢頭,美聯儲希望當前已經較高的利率水準繼續發揮作用來壓低通脹。
· 其次,現在美國經濟復蘇的勢頭超過原有預期,美聯儲對經濟增長率也做出了一些上調,但是這種增長勢頭並不穩定。美聯儲不希望再次加息抬高社會借貸成本,給脆弱的復蘇勢頭帶來新壓力。
· 另外,短期內連續多次加息,對於金融系統所産生的衝擊是比較大的。美聯儲對激進加息可能産生的風險和效應還是比較審慎的。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相關報道截圖
對於外界最為關心的美聯儲年內是否還會進行最後一次加息的話題,王瑞彬認為,關鍵還要看美國經濟的狀況:
· 目前普遍估計,美聯儲至少還留有25個基點的調升空間,是不是繼續加息用足這個余量,還需要看美國的經濟狀況。如果美國經濟能夠實現軟著陸,確定不會陷入衰退,那麼加息應該會暫時止步,甚至有可能會逐步轉入降息進程。
· 我們可以觀察幾個指標:第一,美國個人消費可能會出現後勁不足的情況,拉動經濟的動力可能會減弱。第二,如果石油價格上漲,一方面有可能推高美國通脹,另一方面也會提高企業的生産成本。第三,目前市場流動性受限,企業獲得貸款的難度比較大,成本也比較高,這對企業成長很不利。
· 儘管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長超過了市場預期,但支持增長的因素能否繼續持續還有待觀察。現在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干擾因素,例如汽車工人的大罷工,這都可能對供應鏈産生複雜影響。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午間第一資訊》
編輯丨孫麗 楊楠
簽審丨李龍 江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