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一場西安與阿斯塔納的愛心接力 中醫藥架起“健康之路”
2023-10-03 16:34:4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黎萌

  今天的《絲路故事》,我們來認識一位3歲的小朋友,他是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阿明。阿明患有腦部疾病,為盡全力救治他,中哈兩國傳統醫學工作者在西安與阿斯塔納之間,進行著一場愛心接力的診治和康復訓練。

  眼前這個正在做康復訓練的孩子,就是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阿明,月初他剛在中國西安完成四個月的治療回國。通過遠程看診回訪,遠在中國的醫生看到了孩子的新變化。

一場西安與阿斯塔納的愛心接力 中醫藥架起“健康之路”

  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國際醫療部主治醫師 白新朝:有時偶爾會把爸爸媽媽這個聲音能發出來,發音的意識比原來增強多了。

  阿明在4個月時被診斷為小兒腦性癱瘓,家人在哈薩克斯坦給他嘗試了各种醫療措施,可結果都不理想。就在這時,同國的病友向他們推薦了中國的中醫藥治療。

一場西安與阿斯塔納的愛心接力 中醫藥架起“健康之路”

  這十年,我國中醫藥沿著“一帶一路”加速“出海”。通過多方聯動、資源共享等方式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實現了中醫藥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的融合發展。

  而阿明要去的這家醫院正是我國首批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近年來,這裡已陸續接診20多個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患有腦癱的病人,這讓阿明的家人在絕境中看到了一線希望。

一場西安與阿斯塔納的愛心接力 中醫藥架起“健康之路”

  今年5月初,爺爺奶奶抱著2歲9個月的小阿明第一次來到中國,開始他們的“跨國”治療。

  不想漏掉一絲一毫的細節,中方醫療團隊的醫生們從阿明出生早産,再到4個月時發生意外,在反復了解溝通後,為他制定了詳盡的治療方案。

一場西安與阿斯塔納的愛心接力 中醫藥架起“健康之路”

  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國際醫療部主治醫師 白新朝:最終診斷的話就是一個混合型的腦性癱瘓,治療方案主要是訓練他的上肢精細動作。

  為了方便阿明每天去醫院做康復治療,爺爺奶奶在醫院隔壁小區租住了一套兩室的房子。

一場西安與阿斯塔納的愛心接力 中醫藥架起“健康之路”

  阿明奶奶 阿明奈:我也希望我和爺爺這一次能陪他來到西安,是希望這裡的醫生能治療好他,讓他能像同齡的孩子一樣去玩。

  中醫康復訓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雖然眼下在西安的治療很順利,但未來阿明回國後,如何繼續進行康復訓練?細心的中國醫生們,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

一場西安與阿斯塔納的愛心接力 中醫藥架起“健康之路”

  中國-哈薩克斯坦傳統醫學中心中醫治療師 馬文軒:大家還記得我嗎?我是疫情防控期間和大家並肩戰鬥的哈薩克斯坦小夥馬文軒。現在我在陜西中醫藥大學的學習已經結束了,回到了哈薩克斯坦。我相信真的是緣分註定,我現在工作的單位是中國-哈薩克斯坦傳統醫學中心。

  這位曾經在西安學了六年針灸按摩的哈薩克斯坦小夥子馬文軒,將接過繼續為小阿明治療的“接力棒”。

一場西安與阿斯塔納的愛心接力 中醫藥架起“健康之路”

  中國-哈薩克斯坦傳統醫學中心中醫治療師 馬文軒:我們會在這裡接力,為阿明提供中醫診療服務。運用中藥、針灸、推拿、拔罐等中醫藥技術,造福我的家鄉,為患者減少病痛。

  如今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有很多像馬文軒這樣喜歡中醫的年輕人。他們來中國學習傳統中醫知識、技術,將其帶回到自己的祖國,幫助當地民眾了解中醫藥文化,成為外國人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扇窗口。

一場西安與阿斯塔納的愛心接力 中醫藥架起“健康之路”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將中醫藥技術推向世界,傳統中醫藥的魅力和療效,使得更多患者實現了從嘗試、認可到信任中醫藥的轉變。我國也廣泛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推廣開展中醫藥診療、人才培養、標準制定等工作,讓共建國家的更多民眾享受到中醫藥服務。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以來,中醫藥已傳播至196個國家和地區,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設30個中醫藥海外中心,全球治療人數已超世界總人口1/3,成為促進民心相通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總臺央視記者 王琰 叢威娜 唐穎 張昊 陜西臺)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