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九月九日,為何憶“山東”兄弟
2023-10-20 11:14:22來源:新華每日電訊編輯:范琪妍

九月九日,為何憶“山東”兄弟

  ▲位於山西省永濟市的鸛雀樓,這裡曾是王維等詩人時常到訪的地方。李向東攝

  本報記者梁曉飛 王勁玉

  凡讀唐詩的人,大抵都會對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經久難忘。詩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前夕,記者前往王維的出生地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實地探訪,追尋這首千年唐詩裏深植的文化基因。

  “山東”是何地?

  唐玄宗開元四年(西元716年),17歲的王維在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時已秋天,紅葉漸落,天漸淒寒,他想到遠在故鄉的親人,頓時詩意勃發,即興寫下了膾炙人口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短短四句,即成名作。題中的“山東”在哪?

  王維,據《辭源》載,“唐太原祁人”。據《辭海》載:“原籍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居於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舊唐書·王維傳》雲:“王維,字摩詰。太原祁人。父處廉,終汾州司馬(今山西省吉縣),徙家于蒲,遂為河東人。”

  王維父親去世較早,家境比較貧寒,他在《偶然作》一詩中寫道:“小妹日成長,兄弟未有娶。家貧祿既薄,儲蓄非有素。”王維15歲時就離家前往長安謀求發展,從22歲考中進士起,到61歲去世,宦海沉浮約四十年。王維的足跡以長安為圓心,東到洛陽以至齊魯,西到涼州或者更西,北至榆林、新秦二郡,南至漢水、襄陽再到嶺南。

  對於當時寄居長安的王維來説,因家鄉蒲州在華山以東,故稱“山東”,其實就是現在的山西。

  唐時的蒲州包括今運城市的大部分縣區,蒲州治所在今運城市所屬的永濟市。如今,永濟市以鸛雀樓、黃河大鐵牛、普救寺等文化遺跡聞名,但找不到關於王維及其家人的文化遺跡。王維的出生地具體在蒲州哪?

  山西省臨猗縣政協原副主席衛立業研究認為,王維出生地應在河東猗氏(今山西省臨猗縣)。據他考證,唐貞觀十七年,王維族侄、虢州刺史王顏所撰《追樹十八代祖晉司空河東太守猗氏侯太原王公神道碑》記載,王維的十七代祖應為王卓。

  如今,這塊石碑仍立於臨猗縣廟上鄉城西村西南處,碑高3.4米,寬1.05米,厚0.36米,保存完好。

  “兄弟”是何人?

  “詩佛”王維淡泊名利,最割捨不掉的就是親情。除《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外,他一生寫過大量的親情詩,可謂“別此最為難,淚盡有餘憶”。比如他在《山中示弟》寫道:“山林吾喪我,冠帶爾成人。莫學嵇康懶,且安原憲貧。”儘管他自己半官半隱,不在意名利之事,但要求弟弟不要像嵇康那樣懶於上進。

  王維共有四個兄弟,分別是王縉、王繟、王纮、王紞。在山西省臨猗縣雙塔公園,兩座方形樓閣式磚塔東西相峙,高約30米,相距80余米。據《猗氏縣誌》記載,雙塔創建於隋唐,宋代重修,原為寺院,今僅存雙塔。雙塔下,兩尊名人雕像引人注目:東塔下是王維,西塔下是王維的二弟王縉。王維與王縉關係最好,王縉詩名不如王維,但在政事方面,明顯勝於兄長,曾官至宰相。

  唐玄宗天寶十五載(西元756年)六月,安祿山叛軍攻陷潼關,隨之攻入長安,57歲的王維不幸被俘,他假稱患病,但安祿山派人將他帶到洛陽,不管他答應不答應,硬委之以偽職。

  時年八月,安祿山將從長安接來的梨園百工聚于洛陽禁苑中的凝碧池畔,演奏唐樂。樂聲響起,眾梨園弟子歔欷淚下,四週叛軍亮出利刃。哀婉傷情的唐樂傳入被關在普施寺內的王維耳中,王維愈加悲痛,當即寫下《凝碧池》一詩明志:“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裏,凝碧池頭奏管弦。”

  安史之亂時,王縉被任命為從四品的太原少尹,在太原保衛戰中出謀劃策,幫助主將李光弼以弱兵散卒大敗安祿山部下的精銳騎兵,從此天下聞名。青年時期的杜甫在《諸將五首》中批評了當時天下諸將的各種缺點,但其第三首卻説:“稍喜臨邊王相國,肯銷金甲事春農。”杜甫點讚的“王相國”,正是王縉。

  唐軍收復長安、洛陽後,王維因出任偽職被收入獄中,正是王縉出面為兄長求情,再加上那首《凝碧池》,才保住了王維性命,最後僅被降職。

  唐肅宗上元元年(西元760年),61歲的王維因“妻亡無子,孑然一身”,“三十年獨居一室”,更加思念其弟王縉。是年春,王縉任蜀州刺史未還,他請求朝廷調他的弟弟還朝,皇帝應允,於是任命王縉為左散騎常侍。夏天,王維患病,七月病勢加重,他知道不久於人世,於是給正在鳳翔出差的弟弟寫了遺書,之後告別人間。

  “茱萸”為何物?

  插茱萸的節俗最早可追溯至魏晉時期。西晉時期周處編著的《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律中無射而數九,俗於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頭,言辟惡氣而禦初寒。”

  如今,“遍插茱萸”的習俗早已消逝在時間長河中。回溯千年,王維筆下的茱萸究竟為何物?人們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存在爭議。

  記者在永濟市走訪時發現,當地百姓也大都不認識茱萸。直到走進一家中藥鋪,記者問起茱萸時,藥劑師楊宏澤反問道:“中藥裏面的茱萸有兩種,一種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一種是茴香科植物吳茱萸,你要的是哪一種?”

  隨後,楊宏澤翻開一本《中草藥彩色圖譜》介紹,山茱萸也稱山茱肉,性微溫,味酸澀、微苦,有補益肝腎、逐寒濕痹等作用,是六味地黃丸中的一味藥材。吳茱萸也叫曲藥子,性熱,味辛辣而苦,有散寒止痛等作用。

  山茱萸生於陰濕溝畔、溪旁或向陽山坡灌叢裏,核果橢圓形,熟時深紅色,山西、陜西均有分佈。吳茱萸生於溫暖地帶的山地、路旁或疏林下,果實紫紅色,呈五角狀扁球形,主要分佈在我國南方地區。

  “單從藥性上判斷,王維詩句中提到的應是吳茱萸。吳茱萸氣味濃烈,有芳香辟邪驅蟲的作用,適合佩戴;而山茱萸性偏平,沒有特殊氣味。”楊宏澤説,但他對此也不確信,“從地理位置看,吳茱萸的産地集中在江浙、嶺南、雲貴地區,王維居住生活的山西、陜西一帶則盛産山茱萸,似乎又應該是山茱萸。”

  記者查閱相關研究文獻後發現,多位從事中醫藥研究的專家學者認為,王維詩句中的茱萸應為吳茱萸,原因與楊宏澤所説大致相同。

  也有人認為詩中茱萸為山茱萸,一則是從産地上説,一則認為吳茱萸味道濃烈,略有辛辣之味,也叫臭泡子,且有微毒,不適合插在發髻之中。王維詩作中恰有一首五言絕句題為《山茱萸》:“朱實山下開,清香寒更發。幸與叢桂花,窗前向秋月。”

  撇開爭議不談,與“茱萸”一同留存在詩句中的,還有飲茱萸酒、佩茱萸囊等習俗,重陽節因此也被稱為“茱萸節”。更值得關注的是,“茱萸”入詩,是唐代詩壇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比王維晚出生70多年的劉禹錫曾點評:“詩中用茱萸字者凡三人。杜甫雲‘醉把茱萸仔細看’,王維雲‘遍插茱萸少一人’,朱放雲‘學他年少插茱萸’。三君所用,杜公為優。”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這首杜甫的《九日藍田崔氏莊》正是劉禹錫心中“杜公為優”的那一首。當詩人遙望藍水玉山之際,低眉靜思人事難料,自問:明年重陽節聚會,還有幾人健在?一股慷慨悲涼之意油然而生。

  唐詩民俗研究專家李暉曾撰文指出,小至個人的健康長壽,大到群體的國泰民安,唐詩對九月九日的茱萸之俗,充滿著激情,飽含著熱情。一株小小的茱萸背後,是中國人追求長壽、平安、吉祥的民族心理。

  重陽習俗如何傳承?

  連日來,永濟市張營鎮陶城村的村支書、村委會主任陳英峰忙著張羅重陽節活動。“我們村緊鄰黃河,相傳是以德孝著稱的虞舜制陶的地方。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村裏都會舉辦活動,全鎮27個村子要在這裡評比好婆婆、好媳婦、好女婿,還要炸油糕、唱大戲、免費為老年人理髮……”

  60歲的尋冬芳是村裏的婦女主任,每年她都會帶著村裏的年輕媳婦,免費為外地來的老人提供長壽面、油糕等飯食。前來幫忙的人,會領到一個印著“舜陶河濱”字樣的圍裙作為紀念,無形中向周邊輻射和傳承德孝文化。

  陶城村共有2000多口人,其中65歲以上的400多人,村裏常住人口只有300多人。年輕人大都在省內外經營麵館、餃子鋪等餐飲門店。據統計,永濟市有40多萬人,在外開設的飯店就有3萬多家,從業人員達10萬人左右。

  “每一個外出打工的村民,都是一個‘王維’。遊子思親,但遠親不如近鄰,兒女們不在老人身邊,包括村集體在內的整個社會更要擔起敬老孝親的責任。”陳英峰説,村裏的河灘地公開發包後,集體經濟明顯改善,村集體年收入超過100萬元,用於村民養老的支出也越來越多。

  如今陶城村的風氣越來越好,在外打工、開飯館的,閒暇時常常與父母電話交流,讓人捎回錢孝敬老人;春節回家,轎車拉上老人又是買衣服,又是下館子,彌補平時的缺位。

  穿越千年,親情不斷。時年17歲的王維,將真摯的思鄉思親之情凝練于詩句之中,打動了無數遊子、離人的思鄉之心。在家國一體的文化傳統中,“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樸素情感,昇華出中華民族家庭團聚、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文化基因。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