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天津    |    直播·視頻     |     熱點專題    |     數字天津 
天津市寶坻區:構建全方位全要素創新格局 加快打造創新發展的寶地、高地
2023-11-23 16:24:3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尹媛責編:馮薇薇

  11月22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構建全方位全要素創新格局,加快打造創新發展的寶地、高地”新聞發佈會,天津市寶坻區委書記毛勁松,寶坻區副區長、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黨工委書記王浩,寶坻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李宗岩,寶坻區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孟曉燕,寶坻區政務服務辦黨組書記、主任劉寶琦出席發佈會並介紹相關情況。

天津市寶坻區:構建全方位全要素創新格局,加快打造創新發展的寶地、高地_fororder_1

發佈會現場

天津市寶坻區:構建全方位全要素創新格局,加快打造創新發展的寶地、高地_fororder_2

天津市寶坻區委書記毛勁松 供圖 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毛勁松表示,3月27日,天津市市委書記陳敏爾同志深入寶坻進行調研,明確提出讓寶坻成為創新發展的寶地、高地。對此,寶坻區樹牢創新理念,涵養創新生態,統籌推進涵蓋科技、政策、服務、工作在內的全面創新。

  科技創新是新時代創新的核心內容。寶坻區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建設科創成果孵化轉化的集聚地。今年以來,寶坻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和科教興市人才強市行動為契機,吸引聚集京津冀優質創新資源,打造集生態、平臺、企業等要素為一體的“科創之區”。寶坻歷來重視創新、崇尚創新,海河英才、京津科技企業互認、廠房分割銷售等政策均由寶坻提出並實踐推廣。今年以來,寶坻持續拓展政策創新的廣度和深度,豐富政策應用場景,擴大政策紅利效應,形成了一批特色化政策創新成果。

  寶坻區著力推進服務創新,建設企業人才投資創業的首選地。營商環境好不好、服務品質優不優,企業人才最有發言權。寶坻始終注重站在企業側、人才側,持續延伸服務觸角、創新服務方式,讓企業人才有更多獲得感。同時,寶坻著力推進工作創新,建設大抓發展大抓落實的先行地。在推動全面創新過程中,寶坻始終把落腳點放在激發幹部幹勁、提高工作質效上,通過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促進黨中央和市委各項部署要求在寶坻落地落實。

  據悉,寶坻通過構建全方位全要素創新格局,推動全區實現高品質發展,加快打造創新發展的寶地、高地。前三季度,寶坻區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快速增長,特別是地區生産總值增長4.9%,增速排在全市前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

天津市寶坻區:構建全方位全要素創新格局,加快打造創新發展的寶地、高地_fororder_3

寶坻區副區長、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黨工委書記王浩 供圖 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王浩表示,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是京津冀産業協作的重點平臺,寶坻區積極構建“類中關村”的産業生態環境,堅持以産業集聚來注足動能,堅持以平臺建設推動創新孵化,堅持以完善城市配套吸引人才集聚,以此來更好地承載北京中關村創新資源在寶坻落地轉化。

天津市寶坻區:構建全方位全要素創新格局,加快打造創新發展的寶地、高地_fororder_4

寶坻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李宗岩 供圖 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李宗岩介紹,為充分培育和激發企業發展的創新活力,寶坻區堅持從企業實際需求出發,從科學制定惠企政策、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精準服務企業等方面入手,持續營造有利於企業創新發展的良好環境。

天津市寶坻區:構建全方位全要素創新格局,加快打造創新發展的寶地、高地_fororder_5

寶坻區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孟曉燕 供圖 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孟曉燕介紹,在集聚創新要素、促進産業科技創新等方面,寶坻重點在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科技服務能力上下功夫,強化科技賦能,力求將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産業發展勝勢。

天津市寶坻區:構建全方位全要素創新格局,加快打造創新發展的寶地、高地_fororder_6

寶坻區政務服務辦黨組書記、主任劉寶琦 供圖 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政務服務作為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備受企業群眾關注。劉寶琦介紹,寶坻聚焦天津市委、市政府“十項行動”和區委區政府“十項工程”,在提升服務效能上再“加力”,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更“走心”。今年以來,寶坻區政務服務中心累計辦理各類政務事項127229件,全區新設立企業同比增長26.86%,全區審批、核準、備案項目同比增長450%,投資額930多億元,同比增長78.34%。下一步寶坻將全力聚焦企業關切,對企需求做到“心中有數”,為企紓困使盡“渾身解數”,涉企承諾確保“説話算數”,紮實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將寶坻區打造成為企業願意來、落地快、發展好、離不開的創業熱土,為全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文 文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