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藍廳觀察丨德國總理朔爾茨用行動表明不要“脫鉤”
2024-04-17 21:21:5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韓基韜

  4月16日,德國總理朔爾茨結束了他三天的中國之行。這是其不到兩年內的第二次來華,此次訪華展現了德國怎樣的對華態度?如何看待此次訪問成果?又是什麼讓德國的企業來華發展的熱度持續不減?

  朔爾茨:德中關係發展良好

  兩次訪問德國在華企業,兩次與中國大學生交流,朔爾茨甚至還專門給自己安排了兩次與兩座不同城市親密接觸的“城市漫步”。他還把記錄其中國之行的視頻放到自己的TikTok賬號上,一系列的行動,展現著朔爾茨對於深入了解中國的願望。

  在訪華行程最後一天,朔爾茨用兩個“良好”形容了他此次中國之行的感受,他説,“德中關係發展良好”,“對德中兩國企業界的緊密良好合作印象深刻”。在此行中,他明確表示反對“脫鉤”並用“最重要”“緊密”“雙方都從中獲益”等一些關鍵詞,形容兩國經貿往來。他還指出,德中合作對全球未來至關重要。

  朔爾茨表示,我們也願意對此展開討論並展望未來,希望對話、互訪和交流能夠再次增加,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德國人能夠前往中國。從這個意義上説,這是個好消息。

  而我們也注意到,一段時間以來,歐洲頻頻搬出對華“去風險”論調,並對中國新能源裝備出口實施一系列調查。在德國去年出臺的全面闡述其對華政策及立場的“中國戰略”文件中,更一度鼓吹對華進行所謂“系統性競爭”和降低經濟依賴的必要性。

  而朔爾茨在德國出臺“中國戰略”文件後九個月左右,就開啟對華訪問,專家分析指出,這背後是其希望向中國傳遞出一個信號,即德國所謂的“去風險”不等於“脫鉤”,德方希望在經貿領域深化合作,在全球治理領域能與中國一起推動相關問題的解決。

  北京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對《藍廳觀察》記者表示,朔爾茨總理他釋放出來的信號是德國作為一個整體、作為一個發達經濟體,它是不願意和中國去搞所謂的“脫鉤斷鏈”,也不願意去把中國作為一個“去風險”的目標。因為中德之間有實實在在的、範圍非常廣泛的巨大的共同利益。這次習近平主席在會見朔爾茨總理的時候尤其強調,雙方要從人類文明進步的高度來看待彼此的關係。我覺得這個實際上也是中方對未來中德關係發展的一個期待,就是中德關係不僅要有經貿合作的深度,也不僅要有人文交流的廣度,同時也要有建立戰略互信的高度。

  務實合作助力

  中德取得互利共贏新成果

  16日,習近平主席會見朔爾茨時,談到中德關係多次強調“穩”。比如10年來,中德關係始終穩健發展;兩國關係必將繼續行穩致遠;兩國要攜手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當前,中德已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十週年,10年來,“務實”成為兩國合作的真實寫照,吸引著德國企業不斷把信任票投給中國,更助力著中德兩國不斷取得新的互利共贏的成果。

  當前,中國已連續八年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德國也一直是中國在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2023年在德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德國對華投資卻逆勢上揚,再創歷史新高。而近年來,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快速發展,更讓以可再生能源以及可持續發展為重要方向的德國,把中國當作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今年2月以來,即便面臨歐盟對華電動汽車進行所謂的“反補貼”調查,德國三大汽車廠商寶馬、奔馳、大眾依舊紛紛選擇佈局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此次,朔爾茨訪問的兩家在華德企,也都是從事新能源以及可持續發展産業。16日,朔爾茨訪華即將結束之際,中德兩國又簽署了涵蓋自動網聯駕駛、循環經濟、瘋牛病防控、鮮食蘋果輸華檢疫等多項雙邊合作文件。

  德國海外商會聯盟大中華區執行董事馬廷坤接受《藍廳觀察》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的市場非常巨大不容錯過。中國是德國企業正在並將繼續投資的巨大目的地。我認為,德國以及德國企業不會與中國“脫鉤”。中國企業正在各個領域發展得很好,而且變得越來越有創新力。現在在中國,我們必須保持競爭力並推動創新。

  德國聯邦議院前議員亞歷山大·庫裏茨對《藍廳觀察》記者表示,中國是全球最為重要的參與者之一。我相信,中國對德國來説,不僅是必不可少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在許多事情上與中國保持緊密聯繫。我認為重要的是,在相互尊重和夥伴關係基礎上建立這種聯繫。

  當前,對於遭遇經濟下滑和各種不確定性的德國以及歐洲來説,真正的“去風險”恰恰不應是“脫鉤”、降低依賴,而正是相反。只有拆墻、築路,以建設性的態度追求合作的最大公約數,並從長遠和戰略角度看待和發展雙邊關係,才能為歐洲各國以及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製片人丨孫岩峰 章林

  主編丨趙晶

  記者丨黃達 黃惠馨 鄧麗娟 張爽 梁志瑋 王君君 張倩 余鵬

  攝像丨梁治 劉鵬 張帆 劉春宏 孫慧升 郭恩友 周力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