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2024-05-27 04:57:2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韓基韜

  5月20日,伊朗內閣緊急會議上,總統萊希常坐的座椅上蓋著黑色緞帶。此前一天,他所乘坐的直升機在伊朗西北部山區發生“硬著陸”事件,震驚了世界。

  萊希生前被看作是“走務實路線的強硬派”,在分析人士看來,在美伊關係惡化,以伊摩擦升級的時刻,萊希的罹難,給當前複雜震蕩的中東局勢增加了變數。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伊朗第二大城市馬什哈德,伊朗總統萊希的故鄉。在大不裏士、德黑蘭、比爾詹德等地舉行了五場遺體告別儀式後,5月23日萊希的葬禮在這裡舉行。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 普萊特根:我們現在位於馬什哈德中部,我身後就是伊瑪目禮薩聖陵。

  馬什哈德市長卡蘭達爾估計,至少300萬人參加了送行。其中包括來自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等周邊國家的民眾。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伊朗民眾 伊曼:萊希是為伊朗的繁榮和進步作出諸多貢獻的總統之一。

  這是伊朗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首次出現在任總統去世的非常狀態。

  5月19日,伊朗國家電視臺的一則緊急報道震驚了世界。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伊朗新聞主播:有未經證實的報道稱,載有總統(萊希)的直升機在喬爾法地區發生了事故,初步報道稱直升機發生了硬著陸。

  直升機在降落時,通常會在空中懸停,然後緩慢落地,整個過程一般很“軟”。而所謂“硬著陸”,則是以超過標準的降落速度直接撞擊地面。

  德黑蘭居民 塞耶迪:希望真主保祐我們,能聽到他(萊希)身體健康的消息,如果他發生任何事情,我們會心碎。

  當天下午一點左右,萊希乘直升機出發,原本計劃前往東阿塞拜疆省省會大不裏士出席一個石化綜合設施的落成典禮,他的直升機編隊中共有三架直升機,一架貝爾-212,兩架米-171。

  萊希所乘的是一架美制貝爾-212直升機,這是一款雙槳中型直升機,當時機上共有8人,分別是伊朗總統萊希、外長阿卜杜拉希揚、一名省長、一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官員、一名宗教人士和3名機組人員。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總臺記者 倪紫慧:伊朗總統辦公室負責人侯賽因披露了一些現場細節,他表示他曾在另外一架直升機上,起飛時天氣良好,但飛行30分鐘後,直升機前方出現一個雲團。萊希總統所乘直升機的飛行員發出指令,要求三架直升機上升高度越過雲層,當另外兩架直升機越過雲層後,發現總統所乘直升機失蹤。

  一架伴飛的米-171立即返回尋找,但呼叫無人應答。隨後兩架直升機在附近地區降落,並通知相關部門。

  伊朗總統辦公室撥打總統以及外長的手機,始終沒有人接聽。於是又撥打飛行員穆斯塔法維的手機,接聽的是機上的另一名隨行人員阿勒·哈希姆。哈希姆表示,他掉到了山林裏,非常痛苦,既不知道自己在哪,也不知道其他人在什麼地方。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伊朗方面迅速展開搜救,搜尋區域鎖定在東阿塞拜疆省瓦爾扎甘地區,事發後約一個小時,第一支救援隊抵達該區域,伊朗武裝部隊派出特種部隊。

  俄羅斯派出兩架固定翼飛機、一架直升機和50名救援人員,土耳其派出能夠探測熱源的“遊騎兵”無人機和一架具有夜視功能的“美洲獅”型直升機參與搜救。

  瓦爾扎甘是一片山林區域,地勢陡峭、森林茂密,當天還有大霧,能見度僅為5到10米,搜救行動持續了一整夜。

  5月20日,伊朗官方媒體報道稱,貝爾-212直升機的殘骸被找到,地點靠近伊朗和阿塞拜疆的邊境。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電視臺記者 阿卜迪:我現在位於萊希總統所乘坐直升機墜毀的地方。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藍白色的是直升機殘留的尾部,旁邊還能看到燒焦的灌木叢。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土耳其媒體記者:這是直升機的一個部件,我們試圖弄清楚這是哪個部位。這就是機身破裂的地方,我們甚至看到它破碎成許多碎片,這顯示出撞擊的力度。

  伊朗紅新月會負責人科利萬德(Pirhossein Kolivand)表示,在救援人員抵達後,現場沒有發現倖存者。

  救援人員判斷,除了阿勒·哈希姆以外,貝爾-212上的其他人都在硬著陸事故發生後立即死亡,哈希姆則在存活了一段時間後死亡。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救援人員在墜機現場找到了一枚屬於伊朗總統萊希的戒指,這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送給萊希的。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伊朗新聞主播:伊朗人民的僕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總統,易卜拉欣·萊西在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捐軀殉難。

  伊朗首都德黑蘭,地標性建築自由紀念塔(Azadi Tower)亮起萊希的影像。米拉德電視塔(Milad Tower)在夜晚熄燈以示悼念。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表示“無比悲痛和惋惜”,並宣佈全國哀悼五天。在德黑蘭大學舉行的遺體告別儀式上,他擁抱了萊西的兩個年幼的孫子。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俄羅斯總統 普京他(萊希)是一個非常可靠的合作夥伴,他是一個直率、自信的人,最重要的是,他是以國家利益為導向的人。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土耳其總統 埃爾多安:我們決定在土耳其舉行為期一天的全國哀悼,以分擔伊朗人民所經歷的深深痛苦。

  5月20日,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巴蓋裏下令成立高級別調查組,調查此次直升機“硬著陸”事件發生的原因。

  三天后,5月23日,伊朗發佈首份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萊希乘坐的直升機按計劃航線飛行,未偏離指定航線;墜機發生前約一分半鐘,貝爾-212的飛行員與另外兩架直升機進行了溝通;貝爾-212直升機在撞到山體後起火;沒有在墜毀直升機部件中發現彈痕或類似情況;塔臺與墜毀直升機機組人員的對話中未發現可疑情況。

  報告還提到,與此次直升機“硬著陸”事件相關的大部分信息已收集完畢,有些內容伊朗方面還需要更多時間來審查。而此時,外界也開始猜測,萊西的意外死亡,對伊朗乃至中東局勢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直言,在地區動蕩的當下,萊西總統在墜機事件中突然死亡,給這個國家帶來了不確定性。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易卜拉欣·萊希,1960年生在伊朗東北部城市馬什哈德,15歲進入什葉派聖城庫姆的宗教學院學習,在這裡他不僅接受了宗教教育,也接受了伊斯蘭革命思想,從17歲開始就在政治上積極反對推行西方化和世俗化的巴列維王朝政權。

  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萊希進入司法體系,2014年出任伊朗總檢察長,2019年擔任伊朗司法總監,萊希大力打擊腐敗,“反腐鬥士”的形象被支持者廣為稱道。

  2021年6月萊希當選伊朗第13屆總統並於同年8月就職,與注重改善與西方關係的溫和派前任總統魯哈尼不同,保守和強硬是萊希的政治標簽。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美聯社海灣與伊朗新聞主任 甘布裏爾:2021年當選的萊希是一位強硬派,他被認為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得意門生。

  萊希的執政風格冷靜、穩健、務實,擔任總統近三年來,在國內外重要議題上都與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保持一致。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伊朗總統 萊希:美國非法制裁的目的是,想對伊朗極限施壓,以換取伊朗在長遠目標上的退讓。

  過去幾年,美國不斷撮合以色列與海灣國家和解,試圖在中東地區對伊朗形成更大的戰略擠壓,而萊希則支持多邊合作,在其任內伊朗積極拓展周邊外交、堅定“向東看”。

  伊朗總統 萊希:我們與所有地區國家都保持著對話,對話是解決紛爭的最佳途徑。

  2023年3月,在中國的支持和推動下,沙特和伊朗達成歷史性和解,決定恢復外交關係,進而帶動中東出現“和解潮”,多國出現關係緩和。

  2023年7月,伊朗成為上合組織正式成員國,2024年1月,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成員,以更積極地面貌出現在國際舞臺上。

  《紐約時報》指出,在萊希任期內,伊朗推動實施了旨在擴大其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的外交戰略。這種務實的執政風格為長期受到西方制裁的伊朗贏得了一定的戰略空間。而萊希的罹難,意味著伊朗將面臨一次意外的權力過渡。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查塔姆研究所中東和北非項目主任 瓦基爾:對於伊朗而言,萊希遇難是一個巨大損失。

  根據伊朗憲法,萊希遇難後,伊朗第一副總統穆赫貝爾經最高領袖批准行使代理總統職權。同時成立由第一副總統、議長和司法總監組成的委員會。該委員會5月20日宣佈:新一屆伊朗總統選舉將於6月28日舉行。

  在外界看來,除了第一副總統穆赫貝爾,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賈利利,議長卡利巴夫,伊朗前總統魯哈尼等,都有可能加入總統競選。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伊朗民眾 伊斯梅爾:毫無疑問,他(萊希)在我們國家是一個受歡迎的人物,不容易被取代,我希望人們選出的新總統能走上與他相同的道路。

  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伊朗政治似乎已經形成溫和保守兩派政治力量的“鐘擺效應”。一般以8年為週期,強硬派和溫和派會輪流執政。值得一提的是,伊朗是政教合一國家,在伊朗的權力結構中,總統並非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其之上還有最高領袖。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自1989年就任最高領袖以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就在平衡國內保守派與改革派、激進派與溫和派之間的矛盾上,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也可以説,他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伊朗國內政治“鐘擺”的操盤手。

  5月21日,伊朗駐俄羅斯大使卡澤姆·賈拉利表示,伊朗的外交政策不會改變,根據伊朗憲法,伊朗外交政策在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領導下執行。

  5月23日,伊朗代理外長阿裏·巴蓋裏表示,緩和與鄰國的關係是伊朗明確戰略政策。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聖安德魯斯大學伊朗歷史系教授 阿裏·安薩裏:在伊朗的總體治理和戰略方面,我認為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他(萊希)實際上是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方針的執行者。

  國際危機研究組織伊朗項目主任 阿裏·瓦埃茲:無論接下來發生什麼,我認為延續性多於變化。

  分析人士指出,失去萊希所帶來的衝擊將使伊朗領導層在短期內更關注國內政局,而作為中東“抵抗陣營”的領導者,伊朗的“內收”對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等可能産生不確定的影響。

  安理會輪值主席、莫桑比克常駐聯合國代表 佩德羅·阿方索:現在起立,集體默哀一分鐘,以悼念直升機“硬著陸”事件的遇難者。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5月20日上午,聯合國安理會為伊朗直升機事故遇難者默哀一分鐘,福克斯新聞公佈的畫面顯示,美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羅伯特·伍德參加了默哀。

世界週刊丨“德黑蘭在哭泣”萊希罹難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美國國防部長 奧斯汀:美國在這場事故中沒有扮演任何角色。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和以色列對此次事件的反應較為“低調”,是考慮到其自身政治需求,以色列希望集中力量和資源打擊哈馬斯,而美國不希望中東局勢進一步失控損害其自身利益。

  “德黑蘭在哭泣”,伊朗文化處發出這樣的哀悼。萊希總統執政近三年來,為維護伊朗安全穩定、促進國家發展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未來,中東地區依然會是大國博弈的舞臺和大國合作的平臺,而無論萊希的接任者是誰,伊朗的地區政策大方向都不會有大的改變,萊希穩健、務實的執政路線相信依然會在伊朗政壇留下印記。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