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中澳如何保持住、發展好來之不易的積極勢頭?
2024-06-18 23:44:0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胡君顏

  簽署戰略經濟對話、自貿協定實施等領域多項雙邊合作文件,開展大熊貓保護合作,中方將把澳大利亞納入單方面免簽國家範圍……15日至1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發表《中澳總理年度會晤聯合成果聲明》,在經貿、人文等領域達成一系列合作。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稱,此訪是穩定兩國關係“非常重要的一步”。

  今年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澳大利亞進行國事訪問和中澳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0週年。10年來,中澳關係跌宕起伏。澳前兩任政府執政期間,澳方在5G網絡建設、新疆、南海等議題上隨美起舞、抹黑中國,導致雙邊關係跌至低谷。2022年5月澳工黨政府執政後,重新校正對華政策,中澳關係開始出現回暖。2022年11月和2023年11月,習近平主席分別在印尼巴厘島和中國北京會見阿爾巴尼斯總理,就穩定改善兩國關係達成重要共識。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總理這次訪問澳大利亞,延續了雙邊關係穩步向好的勢頭。

  “重回正軌”“求同存異”……這樣的評價頻繁出現在外媒相關報道中。路透社援引澳外長黃英賢的話稱,中國總理此訪對展示兩大貿易夥伴之間關係的穩定“非常重要”。《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稱,本次會晤為兩個經濟深度互補的國家制定未來貿易議程提供了機會。

  重整行裝再出發,中澳關係如何保持住、發展好兩國關係來之不易的積極勢頭?最重要的經驗啟示是堅持相互尊重、求同存異、互利合作。

  國與國相交,關鍵在於尊重彼此國情和核心利益。這次中澳總理年度會晤中,澳方表示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不讓分歧定義雙邊關係,推動澳中關係持續改善和發展。這些表態若真正落地,將不斷築牢中澳相互信任的基石。

  中澳經濟優勢互補,是天然的合作夥伴。中國連續15年保持澳第一大貿易夥伴、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地。2023年,中澳貿易額達2292億美元,澳方近80%的貿易順差來自對華貿易。今年3月,中國終止對澳進口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4月份,澳就向中國出口了總額約8600萬澳元的葡萄酒,銷量超過前3年。澳官員感慨道,中國市場讓澳大利亞葡萄酒業有了“美妙的未來”。

  這次雙方簽署進一步促進中澳自貿協定實施的諒解備忘錄,成為經貿合作的一大亮點。中澳自貿協定是中國與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簽署的首個高水準自貿協定,于2015年12月生效實施。它極大降低了雙邊貿易和投資往來的門檻,為中澳經貿關係發展確立了更加開放、便利和規範的制度安排,有力促進了經貿往來。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當下,中澳此次簽署備忘錄,以“促進”“實施”為關鍵詞,不僅有助於雙方進一步將自貿協定落到實處,也展現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決心與努力。

  此外,中方還表示願與澳方積極拓展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發電等領域合作,這將為雙邊關係增添新動力。正如澳大利亞中國工商業委員會所指出,如果沒有中國,澳大利亞人購買消費品的費用將增加4.2%。這也再次印證:中澳關係的本質特徵是互利共贏,中澳發展對彼此是機遇而不是挑戰。

  除了“硬核”合作,中澳之間還有“軟性”交流。這次中國總理來到阿德萊德動物園考察中澳大熊貓保護合作研究工作,看望了旅澳大熊貓“網網”和“福妮”。10多年來,這兩隻熊貓早已成為阿德萊德市民的好朋友和中澳友誼的象徵。此外,中方將把澳大利亞納入單方面免簽國家範圍,雙方同意互為旅遊、商務、探親人員審發3至5年多次入境簽證,都見證了中澳促進人文交流的努力。澳大利亞SBS電視臺網站稱,這是澳中關係趨向穩定的又一個積極信號。

  中澳同為亞太地區國家,沒有歷史恩怨糾葛與根本利益衝突,而是擁有廣泛共識,理應協調合作,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近年來,隨著美國對華展開全面戰略競爭、在亞太地區拉攏盟友搞陣營對抗,中澳友好合作遭到了干擾衝擊。值得注意的是,阿爾巴尼斯總理近日在署名文章中寫道,衡量外交政策實力的真正標準是有效處理分歧的能力,而不是製造對抗的能力。是一味迎合美國充當遏華“馬前卒”,還是基於自身利益理性認知中國、避免亞太陣營化?相信澳政界已經有了答案。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國和澳大利亞雖遠隔重洋,但歷史和現實的紐帶將雙方緊緊連在一起。經歷波折起伏,中澳走上了改善發展關係的正確道路,那就堅定地朝前走,成為相互信任、相互成就的夥伴。這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之所需。

  (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