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專稿:世界知識産權組織7月初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專利領跑者。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的蓬勃發展吸引了國際社會的目光,近日,多家外媒報道稱中國已在AI領域展現領先優勢,美國針對中國的一系列限制措施反而令中國AI産業加速創新、愈顯韌性。
美聯社報道截圖
美聯社報道稱,生成式人工智能目前已在生命科學、交通運輸、製造業和電信等行業中廣泛應用。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發明方面遙遙領先於全球其他國家,申請的專利數量是第2名美國的約6倍。據報告統計,自2014年起,10年間中國提交了超3.8萬份生成式AI專利申請,美國提交申請數量接近6300份,緊隨其後的分別是韓國、日本和印度。此外,中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也處於領先地位。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截圖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指出,根據世界知識産權組織最新報告,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目前佔全球人工智能專利總數的6%,而中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全球競爭中佔據主導地位。中國企業騰訊、平安保險、百度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量均躋身全球排名前10。
法新社報道截圖
法新社報道稱,自2017年以來,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專利數量快速增長。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報告凸顯了中國不可思議的創新活力。2014年至2023年,在全球共計5.4萬項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中,有超過 3.8萬項來自中國。
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7日發佈特稿,援引多名專家學者觀點指出,儘管美國人工智能巨頭OpenAI宣佈對中國“斷供”,但這對中國用戶的影響其實並不大,反而為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大洗牌”提供契機,加速了中國人工智能本土化進程,中國AI産業前景向好。
報道稱,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教授、商業大數據分析中心聯席主任龐嚴認為,中國大模型廠商提供的替代性産品能與本土應用和解決方案無縫銜接,具有本土化優勢。新加坡管理大學計算與信息系統學院副教授朱飛達表示,OpenAI的限制措施實際加速了中國AI行業優勝劣汰的過程。他分析稱,AI算力不僅依賴晶片,還需要穩定的能源供應。隨著AI技術不斷進步,大模型的高耗電問題將愈發凸顯,電力供應將成為制約AI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美國的能源供應或將很快面臨困境,而中國在新能源發電和電池儲能方面擁有完備的技術和供應鏈優勢。他認為,中國在AI算力方面趕上美國只是時間問題,中國的新能源電力優勢將日益顯現。
英國路透社報道截圖
英國路透社7月5日的一篇報道則通過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洞見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在美國打壓下凸顯的韌性與創新。報道稱,本屆大會上展出了150多項AI産品和解決方案,許多中國公司自主研發的大語言模型已在多方面媲美美國OpenAI推出的GPT-4及GPT-4o模型。儘管美國的制裁限制了中國企業獲取先進晶片的途徑,但與會者大多認為中國AI産業將繼續蓬勃發展。(胡曉薇 任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