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9月4日開始至9月6日在北京舉行。這次峰會是中國近年來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把握此次論壇峰會的契機,推動中非合作取得新的成果,更好造福28億多中非人民,這是外方領導人在會晤現場表達的共同心聲。
從基礎設施建設到經貿往來,從産業升級到數字創新,從綠色發展到公共衛生協作,共築高水準命運共同體,中非合作未來將會怎樣提質升級?時空觀察,咱們先看看幾個人物的中非故事。
“老義烏”蘇拉:“小生意”背後的中非友誼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主營五金和電氣設備的商戶們都熟悉一個名字——蘇拉。來自塞內加爾的蘇拉,在義烏做外貿生意已有21年,是個名副其實的“老義烏”。蘇拉在義烏的小生意越做越大,而他對於中非之間的友誼也有了更深的感觸。
蘇拉和義烏的緣分始於2003年,當時在朋友介紹下,第一次來到義烏的蘇拉就被琳琅滿目的小商品市場所震撼。
2006年,蘇拉成立了自己的貿易公司,憑藉義烏豐富多樣的商品、便捷快速的物流和良好的營商環境,他的外貿生意越做越好,如今每個月都要發出兩三百個集裝箱,年貿易額超過4億元人民幣。
作為最早一批來義烏的非洲客商,蘇拉見證了這裡的不斷發展。商貿城、醫院、行政服務中心等地處處都有英文標識,即使是不會一句中文的外國人也能夠順利辦事。
塞內加爾商人蘇拉稱:“你如果了解到義烏的故事,從‘雞毛換糖’的一個城市變成今天的世界平臺,我個人是非常佩服的。我們也應該學習這樣的做法,特別如果是我們國家的一些政府的人來義烏跟我們接觸,我都會提這個問題給他們説的。”
同時,蘇拉也不遺餘力地宣傳自己的國家,介紹非洲的優勢。在他的影響下,不少中國商人赴塞內加爾投資興業。為了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當地,他時常還會傳授幾招方便實用的社交技巧。在他看來,這些遠不只是生意,而是中非之間友誼的點滴。
蘇拉稱:“人民之間,像我們這些人也在做該做的事情,能夠讓非洲人更了解中國這個國家的人民。對我老媽來説,外國人裏面最好的是中國人,很簡單的道理,因為她看到我每一次回國的時候,帶上中國朋友過去,她認為這些人很好,這個原因在哪,因為蘇拉跟他們很好,因為他們這些人看到蘇拉媽媽,也對她很好。這個是人民跟人民之間能做到的一些事情。”
愛樂:想把針灸帶回非洲 用東方智慧診病
除了經貿往來,公共衛生協作也是中非合作的一個重點內容。我們也來認識一位來自非洲利比裡亞的留學生,她的中文名字叫愛樂。四年前,她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中國進修,學習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現在,她已經從上海中醫藥大學畢業,在一家醫院當實習醫生。對於未來,愛樂説,她想回家鄉建一所醫院,用東方醫學智慧給家鄉的人民治病。
見到愛樂時,她正在給患者做眼部檢查。學中醫、説中文,這些原本都不在愛樂的計劃之內。
愛樂稱:“我本科學習的是生物與化學,所以當我剛來中國的時候,原本打算學習臨床醫學。後來,當我發現有結合醫學這個學科後,這讓我非常著迷,我想要弄清到底什麼是中西醫結合醫學,所以我申請了上海中醫藥大學。”
2020年,愛樂來到中國,在此之前她並沒有學過中文,語言關該如何過呢?
愛樂稱:“其實我剛來中國的時候非常困難,但是我的老師總是鼓勵我,她會告訴我沒關係,説出來,她在我學習期間一直對我非常有耐心,這就是為什麼今天我有信心説至少我會説中文。”
在學習過程中,愛樂了解到中醫有許多不同的分類。其中,針灸竟治好了她的偏頭疼,這讓她覺得神奇,也更加為中醫著迷。去年6月,愛樂就順利從上海中醫藥大學畢業並取得碩士學位。但她並不著急回國,而是來到上海中西醫結合醫院實習,磨練自己的臨床技術。
看著越來越多的患者和老師對自己的肯定,愛樂也越來越自信。
再過一段時間,愛樂就要回國了,她想在家鄉建一所中醫醫院,不僅能用自己學到的中醫知識治療病人,還能更好地推廣中醫在非洲的發展。
愛樂稱:“因為我們有很多兒童和成人患有眼疾,我學到了很多關於眼疾的知識,用中醫治療。我未來的計劃是把中醫,特別是針灸帶回我的祖國,為利比裡亞人民和非洲各地建立一所醫院。”
馬古富力大橋:讓天塹變通途
近年來,中非關係日益密切,各類合作項目成果豐碩。中企承建的坦桑尼亞姆萬扎馬古富力大橋就是其中之一。這座大橋預計今年底竣工,當地民眾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説,大橋建成後將大幅縮短出行時間,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馬古富力大橋項目橫跨非洲最大淡水湖——維多利亞湖,連接布西西和基貢戈兩個地區,全長520米,建成後將成為非洲最長的矮塔斜拉橋,大大縮短當地居民的出行時間。項目承建方介紹,預計大橋本月實現合龍,年底完工。
現在大橋尚未完工,當地居民主要依靠輪渡和公路往來于維多利亞湖兩岸,由於渡輪時常停運,當地人收穫的農作物常因無法及時運抵市場而遭受損失。因此,當地民眾對即將建成的大橋充滿期待。
除了改善交通,當地居民還期待大橋建成後成為連接姆萬扎地區與盧旺達、布隆迪和烏干達等坦桑尼亞鄰國的重要樞紐,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中非合作未來將會怎樣提質升級?
“獨行快,眾行遠。”習近平主席曾用這句非洲諺語強調團結合作的力量,這同中國人講的“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是一個道理。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些一來一往的互動,正在續寫著豐富多彩的中非故事。跨越千山萬水的思想共鳴,見證了中非“合抱之手”越握越緊,而接下來,共築高水準命運共同體,中非合作將會怎樣提質升級?我們來聽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孫紅的解讀。
孫紅分析稱,本屆論壇峰會的主題是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築高水準中非命運共同體。體現在經貿領域,就是要緊扣現代化這一主題,推動中非現有經貿合作的提質升級,將現有的合作基礎進一步提升,加強中非發展戰略的對接。第一個就是在傳統領域要進行進一步升級,在基礎設施領域要著重打造經濟走廊式的交通大動脈,要實現傳統的基礎設施與産業融合發展。在農業領域要提升農業的現代化水準,通過發展農業的新技術提高農業的産量,幫助非洲國家儘快實現糧食的自給,確保糧食安全。在礦業領域,就是要因地制宜發展礦業的産業鏈升級,提高非洲國家利用礦業實現自主發展的能力。第二個方面就是要著重培育中非合作的新增長點,強化經濟新動能的牽引。主要體現在比如説數字經濟領域,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中非跨境電商的合作水準。在清潔能源領域,要加強中非在太陽能、水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的合作。在藍色經濟領域,可以幫助一些沿海國家、島國儘快地將本國豐富的海洋資源轉化為經濟的發展動能。還有一些比如説在貿易領域,提升中非農産品貿易的品質和水準,擴大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在這兩天密集的雙邊會晤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已經提出了要進一步加大非洲國家農産品輸華的力度,比如説乍得的花生、芝麻,馬拉維的花生,津巴布韋的鱷梨等等,未來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些農産品出現在中國的消費者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