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何以中國|打卡孔子博物館的“流量密碼”
2024-11-29 13:56:3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劉朱鹮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馬嘉欣):11月28日,由中央網信辦、國家文物局、人民日報社、山東省委網信辦等指導的“何以中國·弦歌不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媒體採訪團來到了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的孔子博物館,在這裡與聖人對話,領略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

  孔子博物館位於曲阜市孔子大道100號,是兩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先生規劃設計的國家一級博物館,與“三孔”世界文化遺産遙相呼應。擁有館藏文物70萬件,其中聞名於世的藏品包括明代以來的30萬件孔府私家文書檔案、宋代以來的4萬多冊古籍圖書、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飾以及大量與祭祀孔子有關的禮樂器等。孔子博物館兼具歷史感、科技感、網紅感,將孔子的人物形象及儒家思想文化生動地展現在人們眼前,成為公眾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打卡孔子博物館的“流量密碼”——

何以中國|打卡孔子博物館的“流量密碼”

  孔子雕像,高7.2米,代表三千弟子中出現的72賢人。雕像面朝東方,即孔子出生地尼山的方向。(馬嘉欣 攝)

何以中國|打卡孔子博物館的“流量密碼”

  戰國圓雕黃玉馬擺件。通長4.5釐米,寬1.8釐米,通高5.7釐米。1978年在魯國故城3號墓中出土。挺立的鼻梁、溫潤的鼻孔以及微微上揚的唇角,黃玉馬以其萌萌的形象圈粉無數,是孔子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馬嘉欣 攝)

何以中國|打卡孔子博物館的“流量密碼”

  戰國鑲金銀質猿形帶鉤。長16.6釐米,寬7.0釐米。銀質,器形取自長臂猿。以動態的猿猴形態作為帶鉤,設計巧妙,工藝精湛。(馬嘉欣 攝)

何以中國|打卡孔子博物館的“流量密碼”

  黑陶杯既是孔子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也是孔子博物館中“黑科技”的典型代表。首先,將陶器燒製成黑色需要對火候、溫度進行精準控制,在陶器燒制即將成形、溫度在700-900℃之間打開窯口向裏面加水,激起滾滾黑煙滲透至陶器中。黑陶杯的重量非常輕,其杯身薄如蛋殼,整個黑陶杯約3個雞蛋殼重量,最薄的地方僅0.2-0.3毫米。黑陶杯的出現代表遠古先民對於火的控制和使用已達到極高水準,也為後面青銅器大放異彩提供了良好條件。(馬嘉欣 攝)

何以中國|打卡孔子博物館的“流量密碼”

  孔子博物館內鄭國15號禮器坎復原(馬嘉欣 攝)

何以中國|打卡孔子博物館的“流量密碼”

  孔子博物館內儒學經典陳列(馬嘉欣 攝)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