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當地時間2月11日,為期兩天的人工智能行動峰會在法國巴黎落幕。來自30多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高級別代表以及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本次峰會,並共同發佈《關於發展包容、可持續的人工智能造福人類與地球的聲明》。據多家外媒報道,美國和英國拒絕簽署該聲明。
英國《衛報》11日發文稱,英美兩國在人工智能行動峰會上拒絕簽署《關於發展包容、可持續的人工智能造福人類與地球的聲明》,給全球共同發展並監管人工智能技術的願景造成打擊。該聲明以“確保人工智能開放、包容、透明、合乎倫理、安全、可靠並值得信賴,考慮到全部國際框架”以及“使人工智能對人類和地球都具有可持續性”為優先事項,獲得法國、中國、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61個簽署方的支持。
報道稱,此前美國副總統萬斯在峰會上發言,抨擊歐盟對人工智能的監管方式過於嚴苛,並對歐盟的《數字服務法》和《通用數據保護條例》提出批評。英國代表團發言人則表示,該聲明未能充分解決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問題,也未能妥善處理技術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英國政府消息人士否認了英國試圖討好美國的説法,但一名工黨議員指出,英國沒有太多戰略空間,“只能在美國下游”,如果英國被認為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中採取過於限制的態度,美國的人工智能企業可能停止與英國政府的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合作。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指出,英國此前一直是人工智能安全理念的倡導者,曾于2023年11月舉辦全球首屆人工智能安全峰會。英國事實核查組織“Full Fact”人工智能負責人安德魯·達德菲爾德認為,政府未簽署巴黎人工智能行動峰會聲明,或將削弱其作為全球安全、合乎倫理和可信賴的人工智能創新領導者來之不易的信譽。英國人工智能協會對該決定表示贊成,強調這是為了能夠維護“繼續同我們的美國夥伴保持密切合作的機會”。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報道截圖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報道,美國政府未明確説明拒絕簽署聲明的理由。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峰會上鼓勵與會投資者和科技公司“選擇歐洲和法國”,而不是英國和美國。美國副總統萬斯則在講話中將矛頭對準了歐洲關於人工智能的監管措施。萬斯發言結束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佈,歐盟將為歐洲人工智能發展投入總計2000億歐元的資金。(胡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