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專稿:肯尼亞廣播公司(KBC)網站近日刊發評論文章《中國在彌合非洲基礎設施鴻溝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文章指出,長期以來薄弱的基礎設施極大限制了非洲的發展潛力,與西方國家只顧作出空洞承諾不同,中國為非洲大陸基建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專業知識和先進技術,並取得大量切實成果。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非合作論壇等協同框架,中國對改善非洲人民生活水準、促進非洲貿易和工業發展貢獻良多。
文章開篇分析了非洲大陸基礎設施的現狀。儘管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建設正在推進,但是非洲國與國之間的連通不暢妨礙貿易往來,使非洲大陸自貿區的發展願景難以實現。回顧歷史,許多西方國家一直不願支持非洲完善基建,導致非洲大陸停滯不前。“關鍵基礎設施領域投資不足阻礙了非洲創造就業機會,”文章寫道,“尤其是對非洲快速增長的青年人口而言,良好的基礎設施是就業穩當與産業興旺的重要保障。”
文章指出,中國始終堅定不移地支持非洲基礎設施建設,持續為非洲提供縮小基礎設施差距所需的資金、專業知識和科學技術,成為非洲發展的關鍵夥伴。在非中國企業大大加強了非洲互聯互通,提升了非洲基建水準,推動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無數大型基建項目為非洲大陸現代化、工業化和一體化作出了重要貢獻,給未來的增長鋪平了道路。文章援引中國諺語“要想富,先修路”,稱這句話在非洲尤為貼切,高效的交通運輸設施對非洲經濟發展至關緊要。中國分享自身發展經驗,幫助非洲修建公路、鐵路和其他關鍵設施,這種基於互惠互利的務實做法使中國成為非洲發展道路上寶貴的合作夥伴。
文章表示,與西方國家常常許下空洞承諾不同,中國援建的項目在非洲大陸隨處可見,包括公路、鐵路、港口和能源基礎設施,有助於非洲的長期經濟轉型。由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非洲工業、農業和能源等不同領域的廣泛發展項目搭建了合作平臺,中非合作論壇也從各個層面給予支持。“以上舉措並不僅僅是口頭承諾,而是實打實、正在進行中的項目,深刻改變了非洲的經濟格局,中國一以貫之的努力同其他國際參與者缺乏後續行動的姿態形成了鮮明對比。”
文章進一步強調,中國在推動非洲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並不限于資金支持,還給非洲帶來了先進技術和創新方案,此類合作促進了非洲本土企業發展,改善了當地民眾的生活。文章舉例,肯尼亞的蒙內鐵路將原本10小時的行程縮短到僅4小時,使其主要經濟中心之間的貿易更加高效;埃塞俄比亞復興大壩、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港口、莫桑比克馬普托·卡騰貝跨海大橋等旗艦項目凸顯中國對非投資規模與技術領先優勢。近年來,中國鋪設的一條條公路、鐵路,架起的千百座橋梁,為非洲經濟增長與工業發展開闢了嶄新機遇。
文章最後總結道,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等平臺框架,中國正在不遺餘力地幫助非洲縮小基礎設施鴻溝,促進非洲大陸自由貿易,並加速非洲工業化進程。中國已證明自己是一位可靠且始終如一的合作夥伴,以實際行動為非洲發展與經濟轉型作出巨大貢獻。(宮夢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