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與以色列就釋放被扣押人員問題産生分歧。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2月23日淩晨發表聲明稱,以色列決定無限期推遲原定於2月22日釋放巴勒斯坦在押人員的安排。
哈馬斯指責以色列公然違反停火協議,敦促斡旋方向以色列施壓,迫使其“不要拖延或阻礙”協議條款的落實。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截圖
隨著加沙第一階段停火期限將至,第二階段停火談判本應于2月3日啟動,但以色列和哈馬斯迄今尚未就此開啟實質性談判。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子昕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採訪時分析説,此時內塔尼亞胡作出推遲釋放巴勒斯坦在押人員的決定,給加沙停火前景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以色列對哈馬斯施壓是為之後的相關談判進行“鋪墊”,創造更有利的談判條件。
以色列在此次被扣押人員交換的分歧上對哈馬斯可謂是火力全開,不斷強調哈馬斯的相關做法是有預謀的非道德行為,很明顯是想進一步固化哈馬斯“不值得信賴”的外在形象。
按原計劃,第二階段以色列需要從加沙地帶全面撤軍,而哈馬斯也要釋放所有的在押人員。目前,哈馬斯已經明確表示,願意一次性釋放所有在押人員,但以色列國內對於撤軍問題有非常強烈的爭議。
在以色列不斷強化哈馬斯不可信的輿論認知的氛圍下,未來以色列很可能在第二階段撤軍立場上出現倒退,這樣的做法也使得停火談判蒙上嚴重陰影。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地時間2月21日突然改變了在加沙地帶相關問題上的立場,稱他不會“強制執行”將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遷往約旦和埃及等國的計劃,但仍“推薦”這種做法。
“阿拉伯新聞”網報道截圖
李子昕分析,特朗普之所以會改變,是基於目前的談判現狀以及各方的現實力量對比。
以色列在當前談判中佔據著絕對優勢地位,以色列方面把握著談判的節奏以及對於最終方案的決定權。
特朗普提出有關加沙停火協議的爭議性言論後,阿拉伯方面集體反對,並且言辭激烈。就客觀條件來説,這個方案也沒有執行的可行性。
不久前,以色列政府對於阿拉伯國家正在商討的新的戰後加沙治理方案表現出了一定興趣,表達了與阿拉伯方面進行磋商的意願。
鋻於這些背景,美國沒必要過多刺激地區阿拉伯國家的敏感神經。
針對埃及提出的加沙重建方案,來自多個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2月21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磋商會議。
按照該方案,海灣國家將在三年內投入大約200億美元。不過,有消息人士稱,阿拉伯國家目前仍未就此方案達成一致。
法國《世界報》報道截圖
李子昕認為,加沙戰後重建涉及的問題非常複雜,需要各方進一步討論。
資金是加沙重建中非常關鍵的要素,相關資金應當由哪一方來承擔、籌集資金後通過什麼方式來進行發放、由誰來進行具體管理……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目前埃及方案所透露出的是要建立一個新的巴勒斯坦人組成的政治實體,來管理戰後的交叉地帶。在這個實體的具體組成並不清晰的背景下,討論將巨量資金交由其管理和使用為時尚早。
目前,各方對於有效組織戰後加沙社會治理的問題沒有達成一致,僅憑一次會議確實難以形成非常具體的共識,還需要相關各方進一步磋商。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新聞眼》
記者丨李修莉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賈延寧 劉軼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