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兩會觀察·AI時代的中國方案】全國政協委員郭禦風:AI賦能推動傳統行業智慧化、數字化轉型
2025-03-08 18:03:5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陸華宇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任麗君 劉朱鹮):AI(人工智能)爆款層出不窮,AI技術引發廣泛熱議。以DeepSeek(深度求索)、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一批新質生産力成果涌現。“AI本身就是代表未來,會是全行業、全社會擁抱的一項技術。它未來會在各種場景爆發。”近日,全國政協委員、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禦風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時説道。

【兩會觀察·AI時代的中國方案】全國政協委員郭禦風:AI賦能推動傳統行業智慧化、數字化轉型_fororder_圖片1

  全國政協委員、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禦風(攝影:任麗君)

  談及人工智能技術未來的發展前景,郭禦風表示看好,並從實際出發分析稱,人工智能技術最成熟的應用場景還是和傳統産業的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本身也是有成本的,它跟現在很多行業相結合,比如在醫療、金融風控、智慧交通等方面,通過帶來增值效益,就很容易規模化地推廣和落地,隨著AI技術成本逐步降低,它會更加大眾化、普通化,推廣範圍也會越來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郭禦風認為,AI大模型可與傳統行業結合,形成類似一位“行業大師”為傳統行業提供指導,對傳統行業産生顛覆性作用,“AI是一個工具,實際上它跟傳統産業的結合,一方面是要用AI去為傳統産業提質增效,對傳統産業的生産過程、運營過程、管理過程進行重構,不僅效率大幅提高,甚至會改變其商業模式。此外,AI大模型的應用還推動了傳統行業向智慧化、數字化轉型,為産業升級和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對於未來3-5年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郭禦風關注到四個方面的發展方向,包括智慧體、人形機器人、腦機介面和空間計算。“放眼未來十年,可能遠遠不止這幾個方向,會有更多、更好、更全面的新技術賦能新場景的方向發展出來。”郭禦風説道。

  郭禦風説:“創新就像在未知道路上摸索的過程,創新肯定有風險,但是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另一方面,我們肯定要守住風險底線,不能盲目地投入,對方向把握不清晰,會造成出現一些技術性、産業性的風險。兩方面需要做一些融合。”

  郭禦風最後表示:“要立足本職工作履職盡責,持續研發算力更強、適用性更廣的國産通算晶片和智算晶片,在推進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勇作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排頭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