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已兩月有餘。
特朗普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給全球帶來巨大衝擊,跨大西洋聯盟更是首當其衝。在多個方面高度依賴美國的歐洲深感“大西洋友誼”的脆弱,不得不加緊佈局,謀求戰略自主。
美國要退出北約?
早在上臺之前,特朗普就已要求北約盟國進一步增加軍費開支,將達到本國國內生産總值2%的這一“北約基線”大幅拉高至5%。
本月初,特朗普再度抱怨這些國家在軍費上仍未滿足要求,威脅稱,如果北約的歐洲成員國“不付錢”,美國就不會“保護他們”。
此外,他還對這些國家在必要時是否願意保護美國表示“懷疑”。
美國《政治報》網站報道截圖
另一方面,美國也在考慮調整其在北約中的角色。
據多家美媒報道,為達到特朗普削減開支的要求,美國國防部正在醞釀大規模調整計劃,其中一項涉及美國放棄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一職,而該職位自北約成立起便一直由美國人擔任。
在美國前陸軍官員馬克•赫特林看來,五角大樓考慮放棄北約歐洲盟軍的最高領導權“標誌著跨大西洋安全領域出現重大轉變”。
曾擔任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的詹姆斯·斯塔夫裏迪斯則認為,美國放棄這一職位,會被歐洲視為美國脫離北約的重要信號。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由於美國不再可靠,歐洲近期在推動防務和戰略自主方面動作頻頻。
本月6日,歐盟召開特別峰會,就“重新武裝歐洲”計劃達成一致。該計劃的主要內容是調動8000億歐元打造“一個安全而有韌性的歐洲”。輿論認為,這是歐洲在尋求防務自主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進展。
本月11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再次呼籲歐洲國家放棄幻想,大幅增加國防開支。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截圖
與此同時,歐洲試圖擺脫與美國武器的捆綁。
19日,歐盟委員會發佈《歐洲防務未來白皮書》和《歐洲重新武裝計劃/2030戰備計劃》,希望通過增加對國防工業的投資、鼓勵聯合採購、提高軍工産能等措施,使歐洲在2030年擁有強大的防務能力。
據報道,美國的大部分軍火商被排除在了歐洲軍備採購計劃之外。
美國《政治報》歐洲版網站報道截圖
此外有消息説,作為歐洲防務開支大國,英國、法國、德國和一些北歐國家近期多次展開“非正式但有組織”的討論,評估由它們自己替代美國、為歐洲防務承擔更大責任的可能前景,以防美國單方面退出北約引發混亂。
據悉,討論結果包括在今年6月北約海牙峰會舉行前向特朗普政府提出一項方案,讓美國把保護歐洲的責任有序移交給歐洲自身,由歐洲承擔相應財政支出和軍事投入。
參與討論的歐洲官員説,預計需要持續增加歐洲防務開支五到十年,才能將歐洲的軍事實力提升到可取代美國大部分常規軍事保護的水準,而這還不包括取代美國的核威懾力量。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截圖
“西方的團結正在土崩瓦解”
除了安全問題,美歐近日還圍繞關稅激烈鬥法。有分析認為,在“美國優先”面前,大西洋兩岸的“塑膠友誼”已經脆弱不堪。
特朗普此前指責歐洲在貿易中“佔了美國便宜”, 聲稱歐盟以各種理由“拒絕接受美國的汽車和農産品”,美國和歐盟之間有大約“3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他甚至認為,歐盟成立的目的就是“搞美國”。
隨後,美國不僅以“國家安全”為由對歐盟加徵鋼鋁關稅,而且在歐盟宣佈對美反制措施後,特朗普又威脅,歐盟若不取消對美國威士忌加徵關稅的計劃,美方將很快對來自歐盟國家的酒類産品徵收200%的關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近日警告,該行分析表明,美國若對歐洲商品徵收25%的全面關稅,將使歐元區第一年的經濟增量減少約0.3個百分點。如果歐洲同樣以關稅加以反制,則會將這一減幅提高到約0.5個百分點。
路透社稱,這是拉加德首次闡明與美國的貿易戰對歐元區經濟可能造成的損失。
路透社報道截圖
還有人擔心,美國不斷升級的單邊主義政策不僅將使美國經濟陷入滯脹甚至衰退,其負面外溢效應還將擴散至全球,衝擊歐洲本就不穩固的經濟復蘇勢頭,甚至可能成為新一輪“歐債危機”的導火索。
當下,歐盟正重新評估對美戰略,動用一切可用工具維護自身經濟利益。
去年12月,儘管遭到部分成員國反對,歐盟依然與南美地區最大的經濟一體化組織“南方共同市場”達成自由貿易協定,以期對衝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實現貿易關係多元化。
有分析認為,自美國新一屆政府上臺以來,美歐之間的矛盾從未像今天這樣集中大規模地爆發。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不久前就表示,自去年11月美國大選以來,美歐間的戰略分歧已變得“毫不掩飾”。當今國際政治中已出現“跨大西洋分裂”的事實,西方的團結正在土崩瓦解。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網站報道截圖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則在其文章中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現在是西方的敵人”。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