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美國代表團當地時間24日晚結束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會談之後,烏克蘭和美國代表團25日又在利雅得舉行第二次會談。隨後,三方于25日分別發表有關會談成果的聲明。
美國25日發表兩份聲明,稱此次與俄羅斯和烏克蘭分別進行的雙邊技術級會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美方已與俄烏就保障黑海航行安全達成共識,杜絕使用武力,並防止將商業船隻用於軍事目的。
美國將幫助俄羅斯恢復農産品和化肥出口進入世界市場的渠道,降低海上保險成本,並加強此類交易的港口準入和支付系統。
美烏雙方同意,美國將繼續致力於幫助實現戰俘交換、釋放平民被拘留者。
俄烏同意與美方制定措施,以實施關於禁止襲擊俄烏能源設施的協議。
美俄和美烏都歡迎第三國斡旋,以支持能源和海事協議的實施,並將繼續努力實現持久和平。
美國重申,俄烏衝突雙方必須停止殺戮,這是實現持久和平的必要步驟。為此,美國將繼續促進雙方談判,以根據在利雅得達成的協議實現和平解決衝突。
在美方發表聲明後,烏克蘭和俄羅斯先後發表聲明,公佈會談成果。
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羅夫25日下午表示,就黑海航運安全,烏方明確強調,若俄軍艦在黑海東部地區以外活動,將被視作違反協議精神,違背保障黑海航行自由的義務,對烏克蘭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在此情形下,烏克蘭將充分行使自衛權。
烏梅羅夫強調,為了有效實施協議,重要的是儘快舉行補充技術磋商,就協議實施、監測和控制的所有細節和技術方面達成一致。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5日在會見媒體時説,烏方沒有就領土問題與美國和俄羅斯達成任何共識,美方同意將於近期就停火細節舉行新一輪會談。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網站報道截圖
當地時間25日夜間,俄羅斯發佈《俄美專家組會談主要成果》,稱俄美兩國同意制定具體措施,以落實雙方元首達成的自3月18日起的30天內禁止雙方攻擊彼此能源設施的協議,而且這一協議可以延長。與此同時,任何一方違約時,另一方可退出協議。
克裡姆林宮網站當天發佈了俄美商定的禁止攻擊雙方能源設施的清單,包括煉油廠;包括泵站在內的油氣管道和儲存設施;包括發電廠、變電站、變壓器和配電器在內的發電和輸電基礎設施;核電站;水電站大壩。
△路透社報道截圖
關於黑海航行問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伕羅夫25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俄方主張以各方可以接受的形式重啟黑海港口農産品外運協議。俄方無法接受任何含糊不清的提議。拉伕羅夫強調,如果恢復黑海港口農産品外運協議,俄方需要最明確、具體、可驗證且有效的保障和機制來解決俄烏衝突相關問題。
△《莫斯科時報》網站報道截圖
當地時間25日晚,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與美國繼續以建設性和積極的方式開展合作,近期將發佈另外一份聯合聲明。
當天早些時候,俄方稱由於烏克蘭方面的立場,俄美雙方未能在利雅得磋商後達成聯合聲明。
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員董一凡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採訪時分析指出,雖然此次會談是俄烏和平進程中的重要一步,但是相關會談成果在落實執行上會面臨諸多困難。
過去俄烏一直是拒絕對話溝通的,這次雙方至少願意通過美國這個中間渠道進行一定的談判,這本身就是雙方願意為和平進行努力的第一步。
但是三年衝突讓俄烏之間的互信相當脆弱,他們甚至不願意面對面對話,這也反映出談判進程推進的困難,不僅要解決很多技術性問題,還要想辦法讓雙方恢復互信。
另一方面,談判開始前,雙方都在指責對方沒有停止襲擊,因此無論是黑海安全,還是能源設施安全,如何管控分歧、約束軍事行動對俄烏來説都是一個挑戰。
這次會談結束後,各方沒有透露更多技術細節,三方也沒有發佈所謂聯合聲明,這説明各方分歧依然很大,這説明很多成果只是達成了口頭的共識,未來在實際操作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困難。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在接受環球資訊廣播採訪時表示,美俄此次沒有發佈聯合聲明,説明烏克蘭危機的複雜性與美俄關係的微妙性。
美俄之間本身存在深刻的分歧。例如,美方近日反復提到烏克蘭領土界定問題;美國在尋求與俄羅斯改善關係之際又鼓動北約成員國增強防務軍備。儘管美俄之間就解決烏克蘭危機達成了某種共識,但由於沒有得到烏克蘭和歐洲國家的認可,從而使任何此類美俄共識都難以落地,也喪失了發表聯合聲明的任何意義。
由於烏克蘭危機本身不僅涉及烏俄兩國直接當事方的利益,還涉及整個歐洲的安全秩序構建方向問題,異常複雜,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化解方案。這意味著如果美俄強行按照雙方意願解決烏克蘭危機,最終結局很可能是危機持續惡化,美俄關係又很難改善。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早間第一資訊》
記者丨郝薇 楊卓英 印梅梅
編輯丨李嚴 單立娟 楊楠
簽審丨劉鵬 江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