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龍定於當地時間27日在巴黎舉辦“烏克蘭和平與安全峰會”。據悉,包括烏克蘭在內的27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以及歐盟和北約領導人將參加會議,美國代表未受邀請。
這也是繼2月和3月就烏克蘭問題在巴黎舉辦歐洲和北約領導人會議之後,馬克龍再次召集類似帶有援烏“志願者聯盟”性質的會議。
據馬克龍此前介紹,本次會議將討論如何確保烏克蘭軍隊的可持續作戰能力,同時研究歐洲軍隊可以為烏提供的安全保障。
法國24小時電視臺網站報道截圖
就在本次會議召開前,美國剛剛在沙特阿拉伯分別與俄羅斯和烏克蘭再次舉行雙邊會談。因此,巴黎會議被外界認為是歐洲在烏克蘭危機解決進程中爭取主動、力圖有所作為的最新努力。
但就相關國家迄今為止的表現來看,歐洲還遠未拿出一個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
英國的“派兵”口氣一變再變
美國新一屆政府上臺後對烏克蘭乃至整個跨大西洋關係態度的巨大轉變,給歐洲敲響了警鐘。面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以及可能失去美國保護的黯淡前景,擺脫對美依賴、加快推進防務自主成為歐洲的不二選擇。
然而,由於歐盟內部在支持烏克蘭問題上始終難有統一立場,代表歐洲“挺烏制俄”力量的歐盟大國法國和非歐盟國家英國于本月初牽頭組建“志願者聯盟”,打算將“志同道合”的西方國家聯合起來,在法英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歐洲國家帶領下共同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
其重中之重,就是在停火協議達成後向烏克蘭部署歐洲維和部隊。
彭博社報道截圖
為此,法英兩國近期頻頻召集多國會議商討對策。而且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會議均未邀請美國代表參加,以彰顯歐洲沒有美國的幫助也能照顧好自己。
英國和法國24日在倫敦舉行第三屆兩國年度軍事首腦會談,討論深化兩國防務夥伴關係以及繼續引領“志願者聯盟”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問題。
英國國防參謀長托尼·拉達金在會談結束後稱,英法這兩個歐洲核大國的合作在歐洲大陸的安全體系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
“今天的討論將有助於塑造英法兩國軍事合作的未來,以及我們現在和在達成任何和平協議後共同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努力。英法兩國的聯合號召力是巨大的。”
英國政府官網截圖
但歐洲想憑藉自己的力量給烏克蘭以及自身提供安全保障,可謂困難重重。
相對於很難籌足的安全資金而言,向烏派兵要複雜敏感得多。圍繞停火後維和的計劃,派多少兵、由誰派兵等關鍵問題因各方分歧巨大,至今也沒討論出個結果。
此前,英國曾提出組建一支由英法兩國牽頭的三萬人“保障”部隊在停火後赴烏維和。但沒過不久就有消息人士説,斯塔默設想的歐洲維和部隊規模已從“三萬人”縮水成了“超過一萬人”。
而到了本月20日“志願者聯盟”在倫敦舉行的閉門會議上,過去一直專注于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斯塔默進一步改了口,轉而強調“海上和空中力量在捍衛和平方面的作用”。
他還強調了支持烏克蘭軍隊“自衛”的重要性:“他們有能力,有數量,有前線經驗……所以我們談論的不是以某種東西取代這種能力,而是以某種東西強化這種能力。”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這一切只是政治作秀”
實際上,除了英法兩國以及少數北約和波羅的海國家支持向烏派兵,其他歐洲國家對此普遍持保留態度。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就曾表示,向烏派遣維和部隊非常複雜,“充滿風險且不起作用”。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截圖
更多的歐洲國家則對派兵計劃本身仍然不得要領。
斯洛文尼亞陸軍參謀長格拉瓦什此前表示,作為北約和歐盟雙料成員國,該國願意參與維和努力,但他希望能更清楚地了解這支“保障”部隊將如何運作、任務是什麼、哪些國家會參與其中,以及它能否得到聯合國或其他國際機構的授權。
美聯社報道截圖
此外,歐洲不得不接受的一個更加無奈的現實是:它們想擺脫美國的控制,但又無力徹底割捨對美國的安全依賴。就連態度最積極的歐洲國家也都強調,派兵行動必須有美國“托底”支持。
不過有媒體提醒,除非特朗普政府改變不向任何歐洲主導的維和行動提供重要軍事支持的立場,否則斯塔默的“志願者聯盟”可能難以起步。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即便在英國國內,“志願者聯盟”計劃也遭到不少軍方官員的質疑。
有英軍高級官員認為,考慮到美國計劃不晚于4月20日促成俄烏停火協議,歐洲“根本不可能”在此之前制定出支持烏克蘭的計劃,“到現在什麼確切的軍事計劃都沒拿出來,(斯塔默)只是在上演政治秀”。
還有英軍官員質疑:“一支駐紮在距離烏克蘭前線400多公里的地方且只有一萬人的歐洲部隊能做什麼?它甚至無法保護自己。”
該官員還進一步發問:“這項計劃的任務是什麼?有沒有合法性?作戰規則是什麼?打算如何指揮、如何補給、如何駐紮?這支部隊為什麼要待在那裏,要待多久?全都沒人知道。”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截圖
更大的挑戰,恐怕來自對西方高度警惕的俄羅斯。
俄方已多次強調,無論打著什麼旗號,歐洲在烏克蘭部署軍隊都將意味著北約成員國“直接、正式、毫不掩飾”地參與到對俄羅斯的戰爭中,這是俄方絕不能容忍的,必將採取一切措施予以回應。
塔斯社報道截圖(題圖為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尚娟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王堅
監製丨關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