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日前宣佈,從4月2日起,對進口至美國市場的汽車徵收25%關稅,此舉不但在美國國內遭到質疑,也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強烈反響。在當地時間3月31日至4月4日舉辦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德國總理朔爾茨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提出明確批評。歐洲工業界人士也紛紛表達擔憂,認為這一政策將衝擊全球供應鏈,加劇經濟不確定性。
歐洲工業界人士:美貿易保護主義舉措衝擊全球供應鏈
總臺記者 阮佳聞: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開幕式上直言,面對關稅壁壘,歐洲的應對方式應當是加強自由貿易、提升競爭力,而非陷入保護主義的惡性循環。他強調,德國和整個歐盟都不會被動接受不公平的貿易規則,必要時將採取反制措施:“我們的答案必須是——更多自由貿易、更強競爭力和更高的技術自主權。”
長期以來,美國市場對德國汽車産業至關重要,而此次關稅上調無疑是一記重擊。業內人士警告,25%的額外關稅將大幅削弱德國汽車企業的競爭力,導致利潤下滑、投資減少,甚至可能引發裁員潮。
德國汽車專家 托馬斯·凱福:德國汽車産業現在不僅面臨關稅問題,還存在技術問題,特別是在電動出行、智慧網聯汽車和人工智能在生産中的應用方面。德國企業需要迎頭趕上,美國工業界尤其是汽車産業界其實也不願意加徵關稅,加徵關稅意味著財富損失,只會阻礙技術發展,適得其反, 美國早晚會意識到這一點。
德國亞太商會協會董事總經理 阿爾穆特·羅斯納:目前德國汽車産業正遭受雙重打擊,一是技術,二是全球供應鏈的重組以及如何應對新的貿易壁壘,德國企業尤其受到影響,因為作為出口國家,德國經濟高度依賴海外市場,相信企業會開始轉向其他有貿易協定的市場。
施耐德電氣全球高級副總裁 阿裏•哈吉•弗拉吉:我認為真正的解決方案在於通過創新提升效率,建立更具適應性、更加靈活,且更具韌性的供應鏈。
總臺記者 阮佳聞:美國的高關稅政策不僅擾亂了全球供應鏈,也讓歐洲工業界深刻意識到,必須加快技術創新和市場多元化,以增強抵禦貿易衝擊的能力。未來,德國及歐洲企業如何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尋求更穩健的發展路徑,將是産業界關注的焦點。
多方反對美國加徵關稅政策
美國關稅政策落地前夕,多方4月1日密集表態,對此表示反對。
歐盟委員會主席 馮德萊恩:讓我明確一點,這場對抗不是歐洲挑起的。我們認為美國加徵關稅是錯誤的,我們有談判的實力,我們有能力發動反擊。歐洲在貿易、科技、市場規模方面,有許多可以打出去的牌。
馮德萊恩還表示,美國廣泛加徵關稅只會讓國際貿易狀況變得更糟。
加拿大總理卡尼4月1日表示,加方拒絕一切試圖削弱加拿大的企圖,如果美國對加拿大額外加徵關稅,加拿大將對此進行報復。
加拿大總理 卡尼:我上周已在電話中向特朗普表明,我將拒絕一切試圖削弱加拿大的企圖。我還非常清楚地向特朗普表示,我們將對加徵關稅措施進行回應。如果美國對加拿大額外加徵關稅,我們將實施報復。
墨西哥總統辛鮑姆4月1日稱,美國的加徵關稅政策將對世界經濟産生負面影響,墨西哥將採取措施保護本國人民和就業。
墨西哥總統 辛鮑姆:我們將觀察美國政府2日出臺哪些具體措施。你們應知道,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我們的團隊每週會面兩到三次,來整合我們的不同對策。我們的目標是保護墨西哥的人民,以及保護我們的就業。
此前,美國公佈了一份清單,將澳大利亞的制藥等行業列為美國加徵關稅政策的潛在目標。當地時間4月1日,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表示,澳大利亞不會對美國做出讓步,相關問題沒有談判餘地。
美業界批加徵汽車關稅政策將破壞美國汽車産業
位於美國密歇根州東南部的底特律地區是美國汽車工業的核心地帶,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通用、福特和斯特蘭蒂斯汽車公司都位於此。對於處在底特律地區的羅切斯特山市來説,其經濟命脈完全繫於汽車産業。當地政府十分擔憂,美國政府對進口汽車和關鍵汽車零部件加徵關稅的政策會對當地經濟造成沉重打擊。
羅切斯特山市市長 布萊恩·巴尼特:對於密歇根州東南部來説,這將是一場完美風暴。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是加拿大和墨西哥,我們的支柱産業是汽車産業,我們在密歇根州東南部所做的一切,都與汽車産業綁在一起,每輛車都有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生産的零件,所以加徵關稅將是毀滅性的。
專家分析指出,美國汽車産業鏈高度全球化且脆弱。如果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車裝配廠因加徵關稅政策而失去美國市場,從而減産乃至倒閉,這將影響許多向這些工廠輸送零部件的美國供應商。而且大量在美國製造的汽車也是運往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關稅帶來的別國報復性關稅將影響美國汽車製造商的銷量,這些都會導致美國汽車産業受到衝擊。
美國輿論界普遍對加徵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關稅的政策持批評態度。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供應鏈專家艾米·布羅格林-彼得森表示,北美汽車産業鏈高度一體化,在生産過程中零部件會多次跨境運輸,對這些零部件徵收的關稅將不斷累積,而且將汽車産業鏈轉移回美國國內的過程十分漫長而且成本高昂,這些都會大大增加美國消費者的負擔。美國諮詢公司安德森經濟集團表示,美國消費者可能因加徵關稅而面臨每輛新車價格上漲4000至12500美元。美國汽車行業對自身適應關稅的能力也表示廣泛的擔憂,美國汽車製造商的供應鏈廣泛分佈于海外。汽車行業分析師伊萬·德魯裏在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採訪時直接表示,美國沒有任何一輛汽車的所有零部件都是在國內生産的,所謂“避免關稅的最佳方式是在美國生産”的想法不切實際。
據彭博社4月1日報道,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正在緊急遊説美國政府豁免一部分汽車零部件的關稅,這些公司告訴美國政府,對零部件徵收關稅將導致汽車製造成本增加數十億美元,從而導致利潤降低和裁員。美國政府對此暫無評論。
外媒:加徵關稅令美國面臨衰退風險
美歐多家媒體4月1日也表示,美國加徵關稅政策將給全球貿易帶來混亂,同時令美國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
當地時間4月1日,美聯社發文稱,美國加徵關稅政策將推翻美國此前長期保持的自由貿易政策,可能會給全球企業帶來混亂。文章指出,美國政府認為,高關稅有利於扭轉美國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但在特朗普上一總統任期內實施的貿易戰的事實證明,靠關稅並不能成功縮小貿易差距。
同一天,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發表文章,將加徵關稅政策稱為“賭博”。文章稱,美國政府正在押注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將為美國經濟開啟“一個新時代”,但現在的問題是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這次加徵關稅政策是1930年以來從未有過的,可能會重塑美國國內經濟與全球經濟,如果其他國家也開始實施針鋒相對的關稅政策,那麼美國很可能陷入滯脹,經濟衰退的風險不斷增加。
英國《金融時報》4月1日則稱,對進口商品的廣泛徵稅將使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水準達到二戰以來的最高水準。儘管目前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但美股正在遭到拋售,消費者信心已經下降,民調機構數據也已經對特朗普政府處理經濟的方式發出警告。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廣泛的全球貿易中斷、物價上漲與生活水準下降,美國正面臨真正的經濟衰退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