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4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法國、英國和烏克蘭已經啟動了包括三方軍事領導人在內的合作新模式。他強調,這一進程才剛剛開始,許多細節仍然是“機密”。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截圖
英國首相斯塔默3月31日曾表示,英法烏三國軍事領導人將在未來幾天舉行會晤,以鞏固加強烏克蘭安全的“真正勢頭”。
英國首相府發言人稱,此次會晤旨在推動斯塔默和澤連斯基在此前通話中達成的“下一階段詳細規劃”。
△路透社報道截圖
當地時間3月27日,由法英兩國主導、旨在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志願者聯盟”在法國巴黎舉行烏克蘭和平與安全峰會。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法國和英國計劃牽頭在俄烏實現停火後向烏克蘭派遣一支“保障部隊”,這支部隊並非維和部隊,不會部署在俄烏前線,也不是為了替代烏軍或北約在東歐的軍事部署。
馬克龍當時強調,並非所有“志願者聯盟”的參與方都將派出人員參與這支部隊。派遣“保障部隊”是法英的提議,也是烏克蘭所希望的。
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員董一凡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採訪時分析指出,歐洲國家向烏克蘭部署軍事特遣隊意在展示“參與”的信號。
在美俄進一步推進和平進程談判,以及美國不斷向烏克蘭施壓、忽視歐洲盟友、尋求快速解決衝突的背景下,歐洲國家急於“坐上談判桌”。但是歐洲在軍事上缺乏抓手,因此需要通過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支持和釋放政治信號,來表明歐洲想要在烏克蘭的軍事防務和未來的安全保障方面發揮作用。
由於美國中斷了軍事援助,歐洲陷入安全焦慮。一方面,歐洲開始加速推進自身防務擴軍,強化相關投資領域的計劃;另一方面,歐洲計劃向烏克蘭派遣部隊,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也是試圖在當地增加抓手。
這些都在向外界表明:歐洲正參與其中。
不過,董一凡也認為,歐洲向烏克蘭派遣軍隊存在明顯的不確定性。
首先,雖然現在英國和法國正在積極推動軍隊入烏的計劃,但是軍隊的規模、層級以及所發揮的作用仍是未知。如果只派遣一些軍事顧問,並無法保障烏克蘭的防務能力以及歐洲與俄羅斯的戰略力量平衡。如果是大規模的軍隊入場,相當於把北約推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會進一步激化歐洲和俄羅斯的安全衝突。
其次,歐洲多國現在都面臨財政難題,在經濟不振的情況下,能為軍事部署投入多少也是個問號。
另外,歐洲軍隊進入烏克蘭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情報、防空、彈藥、後勤等一系列保障,也需要無人機等裝備支持。歐洲目前的軍工體系和軍工産業能力難以獨自支撐相關任務,還是需要美國的支持。但美國是否會出手幫助歐洲,現在也存疑。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楊卓英 印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