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美方糾錯的步子應該邁得更大一些
2025-04-13 22:33:2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磊

  這個週末,美國關稅政策又有新變化:美東時間4月12日,美方公佈相關備忘錄,豁免計算機、智慧手機、半導體製造設備、積體電路等部分産品的“對等關稅”。消息一齣,輿論譁然。英國《金融時報》等外媒認為,這是美方對華關稅有所鬆動的“首個信號”。彭博社指出,這項措施有利於蘋果公司等電子巨頭。北京時間13日晚,中方回應稱: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

  事實上,美國政府的糾錯具有必然性。作為全球第二大中間産品進出口國,美國在中高端製造領域的生産,更多集中在製造能力和産業集成能力較強的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有國際機構指出,蘋果公司大約90%的手機生産和組裝位於中國,美對華加徵關稅將使蘋果手機價格上漲30%至40%。據美國銀行分析師估算,如果將iPhone 的最終組裝環節轉移至美國,成本將上升25%;若再疊加“對等關稅”,總成本或將飆升91%。韋德布什證券金融分析師丹尼爾·艾夫斯認為,如果美國政府不對相應産品進行豁免,“美國科技産業將倒退十年,人工智能革命也會顯著放緩”。

  可見,美方高估了自身的産業能力,低估了全球産業鏈相互嵌套的粘性。事實證明,自從美方4月2日推出“對等關稅”以來,國際經貿秩序被破壞,企業經營和民眾生活遭干擾,自身也承受越來越多的反噬之痛。

  “這一美國關鍵商業領域與其他國家存在巨大貿易順差,美國就業在貿易戰中岌岌可危”—— 當地時間11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刊文警告,美國可能因為服務貿易領域遭受他國反制而流失就業。外界注意到,前兩天,中方宣佈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引發多家美國電影公司股票大跌。截至4月12日17時38分,中國2025年大盤票房(含預售)突破250億元人民幣,居全球第一。對於美國電影産業而言,中國市場屬於“必選項”。一旦失去這塊“最關鍵的拼圖”,美國電影産業面臨的打擊可想而知。

  與此同時,擁有上千億歐元對美服務貿易逆差的歐盟也表示,如果美國再變卦、打壓,不排除通過服務貿易來反制。不少外媒指出,美國政府要是繼續對外國商品豎起關稅高墻,那麼它的服務出口會被其他國家作為反制抓手。美國政府在計算關稅時選擇性忽視服務出口,現在這一領域正被拖入貿易戰。

  根據公開資料,美國在服務貿易領域長期保持順差,2024年順差約3000億美元。美國公司收取的知識産權許可費每年超過1440億美元。服務貿易出口為美國創造了410萬個就業崗位。

  需要指出的是,服務貿易的前提是貨物貿易。比如,國際金融服務主要用來給國際貿易融資和投資。如果全球過半的國際貨物貿易消失了,世界還需要多少來自美國的金融服務?再比如,專利服務與國際分工貼合緊密。如果國際中間産品貿易大幅縮水,居於國際分工上游、産業鏈高端的美國,還能收到多少專利使用費?

  由此可見,美國的貨物貿易逆差和服務貿易順差,是産業轉型不同階段的産物,如同連體嬰般的存在。或者説,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再看服務貿易本身,基礎是信任。這些年,美國的制裁、脅迫、訛詐遍佈全球,導致各方對美國的信任感萎縮。眼下,美國又向全球發起關稅訛詐,誰還放心將金融服務、教育服務、數據服務、計算服務託付給美國?誰不擔心今天使用的美國專利明天被要出天價?美國“不再是一個可靠的貿易夥伴”——加拿大總理卡尼這一評價值得美方警醒。

  中國有句古話,“解鈴還須繫鈴人”。貿易戰責任完全在美國。這次對部分産品免除“對等關稅”,某種程度上可視作美國在做些補救。但它應該做得更多、步子邁得更大,徹底取消加徵“對等關稅”,與貿易夥伴相互尊重、平等對話。這才是解決貿易分歧的唯一正確選擇。

  (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