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伊朗將於19日舉行美伊新一輪核問題談判。在這一相對敏感的時候,美方表示暫不支持以色列攻擊伊朗核設施。
有報道稱,以色列計劃最早于5月對伊朗核設施進行打擊,美國政府內部就此進行了數月的辯論,最終達成“粗略共識”,即不支持以色列的打擊計劃,而選擇與伊朗就限制其核計劃進行談判。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所副所長秦天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採訪時分析説,在對伊朗動武問題上,美國暫持審慎態度。
在戰略層面,美國認為,以色列對伊朗動武這個計劃,會引起大範圍的地區性戰爭,會將美國拖進一場中東戰爭中,顯然不符合特朗普“美國優先”的目標和口號,也不符合美國避免在海外投入資金的理念。
在戰術層面,美國認為,對於解決伊核問題而言,動武未必比談判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為根據專家研判,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動武,最多只能使伊朗的核研發水準倒退一年或數年,不可能從根本上阻止伊朗核研發的進展。
美國政府作出這樣的決定,符合其“美國優先”的原則,對於即將開始的美伊核問題第二輪談判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當地時間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裡姆林宮會見了到訪的伊朗外長阿拉格齊。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截圖
秦天認為,伊朗外長在美伊核問題第二輪談判即將開始之前訪問俄羅斯,是出於外交和技術層面的雙重考量。
在美伊兩國博弈中,美國處於強勢。伊朗現在與俄羅斯進行協調,展示團結的姿態,可以展現出伊朗有強大的國際社會的支持,有俄羅斯的支援,有利於伊朗在談判中獲得一些資源。
伊朗在技術層面也有考量。因為俄羅斯也在與美國打交道,在俄烏問題上與美國進行談判,而且對接俄羅斯和伊朗的美方人物,其實都是同一個人——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
因此,此次伊朗外長對俄羅斯的訪問,是希望從俄羅斯獲取一些與美國博弈的經驗,為即將開始的第二輪伊核談判進行有針對性的準備。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張晗 印梅梅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閆明 康炘冬 鄒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