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防部4月19日發佈消息稱,俄羅斯武裝力量對烏克蘭“遊隼”導彈系統試驗場和防區覆蓋該試驗場的挪威製造的防空導彈系統“國家先進地空導彈系統”(NASAMS)進行了集群打擊,目標被摧毀。
塔斯社報道截圖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環球軍事報道》主編魏東旭分析稱,這次烏方導彈試驗場被摧毀,將延緩烏軍裝備這款較為先進的戰術導彈。
·“遊隼”是烏克蘭獨立自主研製的戰術級別的彈道導彈。一部大型的機動發射車上可以搭載兩枚。
·該導彈的最大射程約500公里,戰鬥部的威力較大,可以針對加固目標進行精準火力打擊,也能夠使用急速的戰鬥部對炮兵陣地和兵力集結地進行大面積火力覆蓋。
·“遊隼”的性能和作戰能力與俄軍的“伊斯坎德爾-M”戰術導彈大體相當。此前,“遊隼”已完成大部分研發工作,還進行了第一次飛行測試。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於這款戰術導彈寄予厚望。
·但該導彈還沒有完全定型,還要進行反復測試。此次俄軍對導彈測試場進行火力打擊,顯然是要阻止或延緩烏軍裝備這款較為先進的戰術導彈。
俄羅斯《消息報》網站報道截圖
魏東旭進一步分析稱,俄軍此次襲擊行動經過了精心準備。
·俄軍第一波火力打擊主要是針對導彈試驗場周邊部署的防空反導武器進行火力壓制。根據俄方獲取的情報,對導彈試驗設施進行保護的是“國家先進地空導彈系統”,俄方可能是使用了先進的戰術導彈或遠程制導火力,針對防空反導系統進行了打擊,保證其後續的導彈能夠順利突防,精準摧毀導彈測試設施。
·一旦俄方達到作戰目的,就能夠損害“遊隼” 導彈後續的測試甚至定型工作,交付部隊的時間肯定也會向後拖延。
·若烏方想要進一步推動“遊隼”導彈的研發工作,不排除會在北約成員國的武器測試場中進行試射,因為烏克蘭國內現在缺少安全穩定的測試環境。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魏東旭
編輯丨林維 單立娟
簽審丨李嚴 鄒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