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一屆政府年初就職以來,歐洲和美國傳統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經受嚴峻考驗。
外媒報道截圖
政治層面,今年2月,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年度安全會議發表演講,抨擊歐洲自身內部對其背離“最基本價值觀”,讓歐洲不僅“震驚”並且“落淚”。
外媒報道截圖
經濟層面,今年以來,美國已對歐盟鋼鋁、汽車等産品加徵關稅。
軍事層面,白宮繼續施壓北約歐洲盟友漲軍費,買美國武器。難怪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驚呼:“我們所熟悉的西方已不復存在”。
近日,前法國參議員伊夫・波佐・迪・博爾戈在接受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專訪時表示,美國對歐政策立場的“劇變”對歐洲衝擊巨大,並“倒逼”歐洲更加開放。
“美國對歐政策
衝擊巨大”
“美國和歐洲有著久遠的關係,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和歐洲的關係就十分緊密,當時,很幸運美國拯救了陷入經濟困境的歐洲。確實,美國的拯救也導致歐洲在相當長的時間裏變得依賴美國。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對歐洲造成了衝擊,就好像父親對孩子説:‘聽著,現在你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應付了!’確實,這對歐洲來説是一個衝擊,歐洲正在意識到需要向其他國家開放,這也是我和我的研究所正在做的,構建新的世界格局的工作,歐洲必須在保持和美國特殊關係的同時,向金磚國家、向中國和其它國家開放。”
“歐盟應作為整體
與美國談判”
當前,美歐的經貿關係處於“對峙狀態”,除對鋼鋁和汽車産品外,美國還威脅繼續對歐盟加徵“對等關稅”,歐盟也擬定了針對美國大豆、家禽、水果、木材、紡織品等在內的廣泛的關稅反制清單。
對此,伊夫・波佐・迪・博爾戈認為,當前美國有“分化歐盟”的跡象,而歐盟應作為整體,由歐盟委員會作為代表與美國談判。
“所有歐盟國家的商業談判權都讓渡給了歐盟委員會。現在我們遇到了一個問題,就是特朗普總統不想和歐盟委員會談判,而是和歐盟成員國談判,這就是為什麼他最近會見了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在美國對歐洲施加的關稅面前,擁有重工業的德國和意大利受到的影響更大。
對法國來説,重工業只佔到GDP的10%,所以法國受到的影響小一些,受到的影響更多是象徵性的。法國受關稅影響的主要商品是葡萄酒、奢侈品等其他産品,工業受到的影響較小。但是歐盟國家是將談判權轉移給了歐盟委員會,因此法國也必須捍衛意大利和德國。”
“歐盟與中、美的關係會徹底重鑄”
談到當前國際格局之下的歐中關係,伊夫・波佐・迪・博爾戈認為,西方傳統的霸權主義思維模式已經過時,中國不應當被視作所謂“威脅”,歐盟與中國、美國的關係都會“徹底重鑄”。
“中國不是威脅,我們需要認識到,就像我剛才所説,世界格局已經變了。你們中國現在已經是一個強國,可能是世界最大的國家。沒有人能忘掉中國,中國的角色非常重要,中國還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我想,中國、歐盟和美國之間的關係會徹底重鑄。人們曾生活在一個美國控制的(單極)世界的格局中,最終美國衰落了,而與美國聯繫緊密的歐洲突然意識到在面對某些事情時自己還不夠獨立,加之中國和金磚國家的崛起等等,而歐洲、西方國家卻總是要主宰世界,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主人。”
記者|汪一鳴 陳濛
翻譯|賈延寧
簽審|鄒浩宇
監製|關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