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俄羅斯漢學家:搭建語言之橋走近文化中國
2025-05-06 16:53:23來源:中國新聞網編輯:陸華宇

  中新社莫斯科5月6日電 題:俄羅斯漢學家:搭建語言之橋走近文化中國

  中新社記者 單璐 田冰

  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5月7日至10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俄羅斯漢學家、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孔子學院俄方院長塔拉斯·伊甫琴科(中文名“易福成”)對此充滿期待。

  “要深化國與國之間的合作,首先要搭建溝通的橋梁,而語言正是這座橋。”易福成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談及中文教育在兩國人文交流意義時,形象地比喻稱,“我們的工作,就是把這座橋修得更堅固、更牢靠”。

  作為莫斯科首家孔子學院的俄方院長,易福成親歷了該院自2007年成立以來的發展全過程。他介紹,目前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有近400名學生在不同院係學習中文,涉及哲學、語言、國際關係、政治、文化等多個專業。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幫助學生真正理解中文背後的文化,一直是易福成關注的問題。

  “對文化傳播者來説,介紹中國文化不能停在表層。光講餃子、書法、唐詩宋詞是不夠的,還要講清背後的飲食習俗、審美趣味和詩詞意蘊,這樣才能真正展現文化的魅力。”易福成説。

  2023年9月,首屆蘭花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易福成獲得“友好使者獎”。這份榮譽不僅肯定多年來他推動中俄文化交流的努力,也與他對中文的熱愛密不可分。

  如今,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年輕人通過社交媒體“刷”進了中文世界。短視頻、彈幕留言,讓兩國青年溝通更頻繁。對此,易福成感到欣喜:“交流增多了,是件好事。”不過他也提醒,語言學習還是要多往文化的深處走。

  在課堂上,他也盡力把這份深入的態度傳遞給學生,不僅鼓勵大家多參與文化活動,還常推薦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書。“像錢穆的《中國思想通俗講話》、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我常讓他們試著看,雖然他們總説難。”他説著笑了笑,“但我總告訴他們‘為之,則難者亦易矣。’越難的東西,越有意思,也最值得學”。在他看來,語言的起點是興趣,而持續的求知欲,才能引領人走得更遠。

  除了傳統文化,易福成也強調理解當代中國的重要性。中國領導人講話、政府工作報告等,都是課堂上的必讀內容。“要學會從字裏行間體會一國政治語言背後的精準表達和思維方式”。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俄期間,會見了俄羅斯漢學家、學習漢語的學生和媒體代表。易福成受邀參加了會見,並作為代表之一發言。對於那次會見,易福成記憶猶新。

  作為漢學家,易福成希望未來兩國在教育、人文等領域能開展更深合作交流,推動更多教育項目落地。(完)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