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日下午,德國聯邦議院舉行總理選舉第二輪投票。最終,德國聯盟黨總理候選人弗裏德里希·默茨獲得325張贊成票,比規定的必要多數票316票多出9票,正式當選德國總理。
隨後,默茨在總統府接受了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頒發的任命證書,並在德國聯邦議院宣誓就職。
△路透社報道截圖。題圖為當地時間2025年5月6日,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右)為新當選的聯邦總理默茨頒發任命書。
當晚還舉行了新一屆德國聯邦政府其他成員的任命和宣誓儀式。來自社民黨的新任財政部長克林貝爾兼任副總理,在政府中的權力僅次於默茨。
德國新選舉法規定,德國聯邦議院議席為630個。默茨所在的德國聯盟黨佔據208個席位,德國社會民主黨佔據120個席位,兩黨5日已簽署聯合執政協議。因聯盟黨在聯邦議院擁有最多席位,默茨按慣例被提名出任總理。
但在6日上午進行的總理選舉第一輪投票中,默茨僅獲得310張贊成票,比所需的316票少了6票。這是二戰後德國首次出現總理候選人未能在第一輪投票中獲得多數票當選。
基民盟與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社民黨、綠黨和左翼黨的議會黨團均同意對議事規則進行例外處理,以便在當天進行第二輪投票。一些主要政治人物在第二輪投票前呼籲議員支持默茨。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朔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採訪時分析指出,默茨未能在第一輪投票中勝出的結果幾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顯示出德國聯盟黨(CDU/CSU)與社民黨(SPD)之間存在著矛盾。
首先,體現了社民黨對聯盟黨的不滿。社民黨內部幾乎沒人對組閣協議感到高興,因為協議中更多的是由強勢的聯盟黨主導的一些政策,社民黨人感覺被“矮化”。
其次,另一種不滿來自社民黨內部,因為在這次選舉中,社民黨遭遇了少有的慘敗。議員們對黨內領導層是不滿意的,包括為了上臺執政對聯盟黨進行了較大的妥協。
另外,也有社民黨議員對默茨感到不滿。默茨代表了更為保守和強硬的形象,這與中左的社民黨的立場差距很大。當然,更多還是社民黨對執政聯盟的不滿。
△歐洲新聞網報道截圖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認為,未來德國新一屆政府將在經濟和外交領域面臨諸多考驗。
德國民眾對這屆政府在振興經濟方面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新政府走馬上任後,會集中精力抓經濟。從聯盟黨現有的一些主張來看,將進一步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通過稅收減免、政策鬆綁等方式增強德國企業和市場的信心。
在短期內想辦法解決經濟增長問題的同時,新政府還要考慮未來德國經濟結構如何向更合理的方向轉型,無論是綠色轉型,還是能源轉型,都將是德國新政府工作的重點。
在對外關係上,新政府需要重新樹立德國在歐洲、西方世界乃至國際社會中的形象。我認為德國會繼續積極但又謹慎地處理和法國以及歐洲其他大國的關係。只有這樣,德國才可能在從歐洲經濟大國向上屆三黨政府提出的建設強大軍事力量目標的轉變過程中減少障礙,才能為實現國家發展方向的變革創造條件。
素材來源丨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康玉斌 楊卓英 王洹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