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全球媒體聚焦丨短缺、提價……關稅推高美國父母養娃支出
2025-05-08 15:09:34來源:環球資訊廣播編輯:王雨晴

  美國青少年用品製造商協會的數據顯示,在美國人購買的嬰兒用品中,超過70%是由美國公司在中國生産的。

  《華盛頓郵報》網站近期發佈的一篇文章指出,基本上所有在美國銷售的兒童汽車座椅、嬰兒車、搖籃和尿布臺都是在中國生産的。

全球媒體聚焦丨短缺、提價……關稅推高美國父母養娃支出

  文章稱,這種情況短期內不太可能改變。因此,兒童用品行業成為最容易受到快速上漲的成本和短缺影響的行業之一,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高額關稅也讓美國父母撫養孩子的支出增加不少。

  報道稱,過去五年裏通貨膨脹已經讓美國父母承受了很大壓力,比如日常用品上漲了28%,日托費用上漲了23%,嬰兒食品和配方奶粉上漲了10%……在美國家庭支出預算本就承壓的當下,關稅不僅推高了價格,還可能導致關鍵嬰兒用品的短缺。

  報道採訪了一位即將在6月底生下第二個寶寶的美國母親。她已經搶購了不少“大件”,包括寶寶在未來至少一年內都不會用到的可轉換安全座椅。這位媽媽表示,自己不得不恐慌性搶購太多的小物件,因為即便自己願意買二手童裝,汽車安全座椅、安撫奶嘴這樣的東西“不可能買二手的”。

  報道稱,美國嬰兒用品企業將生産工廠基本留在了中國,因為相關産品是美國監管最為嚴格的産品之一,有許多安全、合規和品質方面的要求,而中國的工廠能生産出滿足這些要求的産品。報道援引美國最大的嬰兒床和兒童傢具品牌負責人的話稱,該行業已經同中國的工廠與測試機構合作了數十年時間,確保産品安全可靠。

  該品牌自上月初白宮宣佈加徵關稅起便已暫停幾乎所有自中國的發貨。儘管該公司在美國具備一些生産能力,但嚴重依賴幾乎每天都從中國工廠發往美國的嬰兒床、搖籃、嬰兒車等産品。在沒有新産品運到的情況下,庫存將很快耗盡。

  該品牌負責人説,如果情況再不改變,再過幾個月貨架上就會變得“空空如也”,而品牌也很快將面臨艱難抉擇:能提價多少?下一步做什麼?

  一家為有特殊需求兒童提供日常用品公司的創始人表示,自己不是沒有考慮過將生産轉移至美國本土,但在中國生産成本為30美元的一款鞦韆放到美國生産,成本起碼是這一數字的四倍,而“沒有人會花200美元買一個鞦韆,即便那是美國製造的鞦韆”。

  編譯丨朱宛玲

  簽審丨鄒浩宇 康炘冬

  監製丨蔡耀遠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