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默茨6日正式就職後,立即于7日啟程對法國和波蘭進行了訪問。訪法期間,默茨表示,歐洲更安全、更具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是更加團結。
按計劃,默茨將在當地時間9日到訪布魯塞爾,與歐盟和北約領導人進行會談。
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員董一凡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採訪時指出,在當前歐洲和美國“跨大西洋關係”面臨諸多挑戰的背景下,德國試圖在推動歐洲戰略自主、提振經濟競爭力等方面發揮更大的領導力。
過去德國長期在歐洲處於領導者的角色。面對當前內外變局,歐洲很多國家和德國內部都對德國在歐盟內部的領導作用寄予厚望。
目前來看,默茨在一定程度上與過去親美的跨大西洋傾向相比有所回擺,他更多想靠向歐洲,推動歐洲向獨立自主方向發展。未來德國在外交活動上會更聚焦于歐洲盟友。
未來德國跟歐洲的很多議程很接近,一方面要提振整體的經濟競爭力,推動關鍵技術領域和關鍵行業實現歐洲自強;另一方面,在防務和外交領域,歐洲要團結起來,以更大的底氣應對美國的單邊主義,同時要通過加強財力和軍事力量的整合,使歐盟實現防務自主。
但是,董一凡認為,德國目前的政治情況、經濟困境以及歐盟內部的各種矛盾和分歧,都會制約德國提升影響力。
從默茨上臺時議會進行的總理投票來看,德國內部在經濟、防務、移民、外交等多個議題上的分歧還是比較大的,這將導致默茨在未來推進聯合政府行動時面臨掣肘。
未來在很多地方,德國如果想在歐盟內部做出更大貢獻,是要出資的,但是德國自身財政狀況已經接近或超過了歐盟調節債務及赤字的水準,德國很難在資金方面作出更大貢獻。
此外,現在歐盟內部在很多議題上存在分歧,各國的利益訴求不同,對於推進歐盟多項競爭力政策的落實會出現遲滯情況。屆時,夾在中間的德國就算想充當平衡者,受制于內外困局,也很難發揮更大的作用。
素材來源丨總臺環球資訊廣播《早間第一資訊》
記者丨楊卓英 印梅梅
編輯丨楊楠
簽審丨李嚴 劉鵬 康炘冬 鄒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