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和美國第五輪間接談判雖然沒有達成協定,但《華爾街日報》25日報道稱,伊美雙方致力於為達成一項有關伊朗核問題的新協議設定框架。伊美達成共識的可能性有多大,後續影響談判的因素有哪些?
美伊須各自讓步 才可能達成新協議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 李紹先:當前伊朗和美國關係緊張,可謂針尖對麥芒,而雙方主要障礙在於濃縮鈾問題。在我看來,若想達成協定,2015年核協議可作為基礎,雙方在此基礎上各退一步,協議就有達成的可能。從當下情況判斷,我認為達成協定存在一定希望。畢竟特朗普政府之後,美國恐怕不想通過與伊朗開戰來解決這一問題,所以通過外交談判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較大。
引入技術專家 美伊第五輪談判現積極跡象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 李紹先:目前有一個積極跡象,在第五輪談判中,雙方都引入了技術專家,還承諾接下來的談判技術專家會提前介入。要知道,如果伊朗絕對不能進行鈾濃縮,那根本不需要技術專家參與。所以基於這一點,我認為不排除雙方會相互妥協。比如伊朗暫停濃縮鈾活動,但保留自主濃縮鈾的權利,而美國則部分解除制裁,從而實現雙方關係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