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自貿港     |      視頻      |      老外在海南      |      生態海南     
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裂變”釋放
2025-07-08 10:20:46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甄鏡媛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從首單變N單,從一域變全域 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裂變”釋放

  人生中頭一回登上國家級新聞發佈會,講些啥?

  海口海關關員黎文的回答是:要用心向外界講好海南自貿港發展故事。而海南自貿港核心政策的落地過程和成效,是故事中的重中之重。

  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30%貨物內銷免關稅政策(以下簡稱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從首單變N單的歷程,引起外界廣泛關注。

  一域變全域

  享惠企業越來越多

  作為海南自貿港最具“含金量”的核心政策之一,該政策剛一發佈,便有許多企業來電諮詢。但是這項海南自貿港獨有的政策,如何高效落地沒有先例可循。

  扎進試點企業,連續三天泡在車間、辦公室,全程跟蹤生産流程……黎文回憶:2021年7月23日,政策發佈15天后,全國首票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業務在洋浦成功落地。

  首單落地後,海口海關持續完善政策輔導團隊,送政策進園區、進企業,建立健全“政策宣傳+企業調研+業務指導”全流程服務體系。惠企政策不斷擴圍,加快走向普惠。

  試點區域越來越大——在洋浦保稅港區積累先行先試經驗基礎上,政策試點範圍首先拓展到省內綜合保稅區、洋浦經濟開發區等重點園區,再進一步擴大到海南全島,實現了從特定園區到重點園區再到全島鋪開“三級跳”,一域最終變全域。

  享惠企業越來越多——從最初的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到全面放開,推動享惠企業擴容不斷提速。目前,除海關失信企業外,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不限企業規模大小,也不限國企、民企、外企,已實現對海南省內企業的全覆蓋。

  申報審核越來越快——海南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開發加工增值模組,實現政策申報審核由線下轉為線上,將企業平均申報審核時間縮短50%以上。同時,在“海易辦”平臺設立加工增值內銷免征關稅“一件事”服務專區,通過集成辦理和數據共享使企業感受到了申報操作的便利性。

  中外記者見面會現場披露的一組最新數據備受矚目: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實施以來累計內銷貨值達90.56億元,減免關稅7.11億元,成為海南自貿港政策落地不斷釋放紅利的生動縮影。

  一業變百業

  産業聚鏈成群

  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首享企業,是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在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加持下,三年時間裏,企業年産值從0直接飆到48億元。該公司副總經理曹又華介紹,其已成為全省首個年加工能力超百萬噸的糧油企業,今年産值有望超過55億元。

  從糧油加工起步,一個特色産業園區已加速崛起。洋浦經濟開發區用好用足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發揮區位優勢,精準“繪製”産業地圖,靶向開展招商引資,提速國際健康食品港建設。聚焦精品肉類、功能性食品、植物蛋白食品及健康油脂等四大産業及上下游配套産業,規模超百億元的健康食品産業集群躍然眼前。

  如何放大政策效應,為産業發展注入新動能?突出制度集成創新,探索“政策+企業+産業”聯動機制,讓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加速賦能千行百業。

  “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對症下藥’,幫我們輕裝上陣。”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珍珠加工製造業首享企業——海南京潤珍珠副總經理林志成説,企業一年預計進口海水珍珠3萬粒左右,可節約關稅成本約255萬元。

  縱觀政策紅利釋放過程,享惠的産業類型不斷豐富,産品名單持續上新。從落地初期的糧油加工,到水産、醫療器械、石化新材料、紡織加工、咖啡豆加工……一業逐步擴展為百業,激發産業集聚發展新活力。

  將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先機,海南企業正努力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聚集全球優質生産要素,不斷增強政策磁場效應,促進海南製造業發展和産業集聚,為海南高品質發展打開新空間。(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馬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