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自貿港     |      視頻      |      老外在海南      |      生態海南     
開放能級提升 紅利持續釋放
2025-07-31 10:00:02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甄鏡媛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海南自貿港封關政策及配套措施密集發佈 開放能級提升 紅利持續釋放

開放能級提升 紅利持續釋放

7月29日晚,位於洋浦經濟開發區的海南煉化成品油碼頭燈火通明,一派繁忙景象。越南籍“貴夫人”號輪船正有條不紊地進行成品油裝載作業,完成裝載後啟程返航。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元才 通訊員 吳淑汕 攝

  往東,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一台低溫理療箱成為健康消費熱門打卡地;向南,海南海洋歡樂世界度假區,一處球幕影院成為景區引流聚人氣的寶藏“利器”。

  看似沒有關聯的兩套進口設施,均擁有頗高的“身價”。如何讓企業“買得划算”?受益於海南自貿港“零關稅”政策,如今,它們均在海南順利“安家”。

  從落地初期的醫療健康,到基礎設施建設、文體旅遊等多業態,“零關稅”政策的持續升級擴圍,是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的一個縮影。自7月23日國新辦新聞發佈會後,一批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政策及配套措施陸續出臺,紅利“裂變”釋放,進一步提升海南自貿港開放能級。

  政策密集發佈,進一步提振國內外企業投資信心

  7月2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有關情況,宣佈定於2025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發佈會結束後,商務部、財政部、海關總署等部門迅速行動,密集發佈一批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政策——

  《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貨物進出“一線”、“二線”及在島內流通稅收政策的通知》《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口徵稅商品目錄的通知》《海南自由貿易港禁止、限制進出口貨物、物品清單》《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工增值免關稅貨物稅收徵管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海南自由貿易港監管辦法》……

  讓好政策儘快落地,關鍵在落實。緊隨其後,海南出臺一批配套措施,包括《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項下海南自産貨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海南自由貿易港“零關稅”進口貨物享惠主體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等,確保封關運作政策平穩落地。

  政策密集發佈,紅利不斷釋放,迅速形成強大聲勢,進一步提振國內外投資者佈局海南自貿港的預期與信心。

  在海南運營三年多以來,新叻海運有限公司享受到免稅超700萬元的政策優惠。“我們選擇海南,落地洋浦,看中的就是這裡廣闊的發展前景。”仔細翻閱海南自貿港的系列封關運作政策及配套措施後,該公司經理潘傑難掩興奮,“未來,我們從海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機會更多了。”

  “政策利好非常多,我們對海南自貿港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歐綠保神州(海南)新能源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春龍表示,作為一家入駐海南的外資企業,德國歐綠保集團將把握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的歷史機遇,進一步擴大業務,實現更好發展。

  紅利持續釋放,持續提升海南自貿港開放能級

  “零關稅”是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的主要特徵之一。梳理髮現,與封關前政策相比,上述政策進一步擴大適用範圍、降低享惠門檻,含金量不可謂不高——

  全島封關後,“零關稅”商品將從目前的正面清單管理轉向負面清單管理。這意味著,除了明確列出征稅的商品外,其餘近74%的進口商品都將享受“零關稅”待遇,覆蓋稅目由目前的1900個稅目擴大至約6600個稅目,提升近53個百分點。

  此外,進口“零關稅”政策享惠主體將基本覆蓋全島有實際進口需求的各類企事業單位還有民辦非企業單位等,進口“零關稅”商品及其加工製成品不再局限于企業自用,享惠主體範圍明顯擴大,限制條件進一步放寬。

  “屆時,現有進口‘零關稅’政策將納入封關後的貨物稅收政策一併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口‘零關稅’制度體系將基本確立。”省財政廳副廳長周正介紹。

  對於一家想要在海南從事外貿的企業而言,紅利遠不止於此。

  “封關後,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也將進一步放寬企業享惠門檻,取消對享惠企業鼓勵類産業‘主營業務收入佔企業收入總額60%以上’的限制條件,部分鼓勵類産業營收佔比達不到總營收60%以上的企業也可適用政策享惠。”海口海關副關長田濤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封關後實施的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還將“零關稅”貨物納入適用範圍,將海南自産料件納入增值部分,並進一步擴大加工增值累計的適用範圍。

  這意味著,企業進口“零關稅”貨物開展加工也可適用政策免關稅,可有效發揮“零關稅+加工增值”疊加效應,並更有利於企業加工製成品增值率達到或超過30%。

  政策紅利催生了發展機遇,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國際貿易部經理張玲玲對此充滿期待,“這些政策的進一步優化,將為企業打開原料採購的‘新藍海’。”

  監管高效精準,進一步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準

  封關不是封島,而是進一步擴大開放。

  “比如,《海南自由貿易港禁止、限制進出口貨物、物品清單》便是國家支持海南自貿港進一步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準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在我國現行貨物貿易管理模式的基礎上作出的全新探索。”省商務廳對外貿易處處長張富明介紹,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我省的保稅維修政策更優,具體體現在適用範圍更廣、維修品類更多、評估程式更簡等三方面。

  推動貿易更自由更便利,不僅在於貿易管理措施的寬鬆,也在於監管模式的高效精準。

  “封關後,除依法需要檢驗檢疫或者實行許可證件管理的貨物外,海關將對進口‘零關稅’貨物、保稅貨物等按規定實施徑予放行。”田濤介紹,一般進口報關單需申報105項數據,符合徑予放行的貨物限定為不涉證、不涉檢的“零關稅”貨物或保稅貨物,申報項目簡化至33項,企業僅需填報必要的貨物信息。

  “一線”通關更便利的同時,“二線”監管也變得更加高效——

  在“二線口岸”設置海關監管通道和非海關監管通道,海關在海關監管通道對“零關稅”貨物、享受加工增值政策的貨物、放寬貿易管理措施貨物等三類貨物實行管理,其他貨物及人員、交通運輸工具出島仍按現行規定管理,最大程度便利海南與內地貿易往來。

  “我們三類貨物創新實施‘分批出島、集中申報’通關模式,有效提高通關效率。”田濤介紹,與此同時,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後,海關監管範圍從“一線”延伸至“二線”,將按照“智慧監管、信用監管、順勢監管、協同共管”的思路,著力打造與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海關智慧監管模式。

  “一線”放開什麼,“二線”就管住什麼。如此有機統一的制度設計,實現了“管住”與“放活”的精準平衡,也生動體現了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節奏的蹄疾步穩。

  可以期待的是,隨著各項封關運作政策及配套措施落實落細,踏上新起點的海南自貿港必將不負重托,更好地匯聚全球要素、配置全球資源、促進産業發展,以政策落地的實際成效彰顯“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的堅定信心和重大機遇。(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夢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