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日,俄羅斯與烏克蘭再次相互發動大規模無人機襲擊。
俄羅斯總統普京6日在發表講話時表示,俄無人機已摧毀價值超20億美元的敵方裝備,向烏克蘭輸送武器的西方政府應當反思其對民眾資金的揮霍。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社交媒體截圖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同一天宣佈,烏方已與歐美夥伴達成協定,計劃大幅提升無人機生産規模,目標為在今年內新增“數十萬架”無人機。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環球軍事報道》主編魏東旭分析稱,烏克蘭使用無人機打擊俄方,主要有三種模式。
第一,在一線區域使用大量低成本的偵察無人機和自殺式無人機,針對對方的兵力進行偵察和定位,引導火炮進行打擊。與此同時,大量自殺式無人機也可以打擊對方的步兵和坦克裝甲車輛。
第二,利用北約援助的資金和技術,把民用的無人機零部件組裝成遠程自殺式無人機,針對俄羅斯本土縱深區域的一些高價值目標進行襲擾。
第三,使用滲透作戰和無人機作戰相結合的方式,把一些小型自殺式無人機部署到俄羅斯境內,藏到一些重要軍事目標附近,然後突然發動襲擊,讓對方猝不及防。
此外,烏方也開始使用自殺式的無人艇和無人機的襲擊進行配合。
美國公共電視網報道截圖
烏克蘭地方官員7日表示,俄羅斯此前一晚發動的無人機襲擊造成烏境內至少4人死亡,30多人受傷。
魏東旭進一步分析稱,俄軍在使用無人機的過程中,有很多的戰術和戰法和烏方相似,但俄軍有一種獨特的運用方式,就是聯合火力打擊。
俄方在進行遠程火力打擊的時候,會把它的巡航導彈、先進的彈道導彈和遠程自殺式的無人機進行結合,這樣可以在單位時間內針對特定區域進行更為密集、更加飽和的火力打擊。
俄方不僅要利用無人機,針對對方的防空體系,尤其是一些比較昂貴的防空導彈進行消耗,也可以通過不同速度的火力攻擊方式,以及不同模式的飛行軌跡去強化自身的突防能力。
因此,遠程自殺式的無人機只是俄方遠程火力打擊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