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北半球多地持續高溫天氣,大家紛紛調侃,這麼熱的天氣把人都快熱傻了、熱瘋了。
這些看似誇張的説法,在科學家看來,卻並不是純粹的誇張。
多家外國媒體近日報道,有德國科學家認為,高溫不僅會讓我們的身體有中暑的症狀,更可能對大腦造成負擔,可能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德國《明鏡》週刊近日援引德國科研機構發佈的一項科研報告指出,2024年德國約有3000人因高溫死亡。原因在於,過高的氣溫給這些患者的心臟、循環系統以及大腦帶來負擔。
△德國《明鏡》週刊網站報道截圖
報道稱,人體大腦中大約860億個神經細胞是不可再生的,而且對高溫非常敏感。在炎熱的環境下,人的認知能力會下降,感到昏昏欲睡,思維遲鈍。
為了印證這一點,研究人員對44名美國哈佛大學的學生進行試驗,其中24人在裝有空調的房屋內工作和休息,其餘20人則待在沒有空調的環境中。
結果顯示,處於高溫環境中,沒有空調可吹的受試者在反應速度和計算測試中的表現明顯弱于待在涼爽房屋中的學生。
除了讓人疲倦,高溫還會讓人變得易怒。
根據《柳葉刀·星球健康》雜誌發佈的研究報告,當氣溫超過30攝氏度時,社交媒體上的侮辱性言論就會大幅增加。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列出了專家提示的高溫天氣中可能會惡化的精神症狀:
·易怒、焦慮或情緒波動
·難以集中注意力,或稱為“腦霧”
·衝動或攻擊性行為增加
·抑鬱或精神病等精神症狀惡化
·意識模糊或是出現譫妄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道截圖
美國知名精神科醫生羅賓·庫珀也認為,極端高溫會對人的心理健康産生顯著的負面影響。
“高溫會增加暴力事件發生的概率。溫度過高還可能誘發失眠,進而對認知能力、清晰思考的能力産生間接影響。在極端高溫環境中,重度精神病患者的住院率和急診就診率明顯升高,而且他們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道配圖
專家認為,對健康人群來説,飲水充足、在陰涼處避免劇烈運動,是可以耐受高溫的。但如果人的頭部和頸部長時間待續受到太陽光強烈照射,腦膜和大腦會受到刺激,即使是健康的人也會在短時間內達到承受極限。
另外在濕度較高的環境中,即便溫度適中,有時也足以擾亂人體的熱量平衡。這是因為空氣中水分飽和,排出的汗液難以給身體降溫,這會導致汗液分泌持續增加,會讓人體的水分和電解質持續流失。
如何在高溫天氣中保護自己呢?
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給出了“多喝水,降體溫,多求助”三原則。
·即使不覺得渴,也要多喝水,最好每小時能喝一杯水,同時避免含糖、含咖啡因飲料和酒精飲料;
·如果所在的地方沒有空調,可以去商場、圖書館等任何涼快的地方;
·衝個涼水澡;
·要尋求互助,多關心他人,也勇於尋求幫助;
·切勿將兒童或寵物留在停放的車裏。
素材來源丨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編譯丨羅光旭
編輯丨楊楠
簽審丨侯晨 劉軼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