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自8月1日起對歐盟輸美商品徵收30%的關稅,此舉迅速引發德國各界反應。
德國聯邦經濟部長賴歇表示,儘管局勢再次升級,仍然希望能夠達成一個“務實的談判結果”。賴歇表示,在剩餘的時間裏,歐盟必須努力與美國就主要的、關鍵的衝突點達成解決方案。歐盟委員會在這一談判方向上得到了德國的支持。她還指出,美國所威脅徵收的關稅不僅會損害歐洲的出口企業,還會“對大西洋彼岸的經濟和消費者産生重大影響”。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將特朗普政府的舉措視為對大西洋兩岸工業界的警告信號。該聯合會執行委員會成員沃爾夫岡·尼德馬克表示,“歐盟和美國這兩個緊密交織的經濟區域之間的貿易衝突,會損害經濟復蘇、創新實力,並最終損害對國際合作的信任”。他説,“在8月1日關稅生效前的幾週時間裏,必須進行平等的談判”。
德國對外貿易協會(BGA)呼籲歐美就關稅爭端展開談判。特朗普宣佈徵收30%的關稅是“美國總統精心策劃的談判策略的一部分”。該協會主席德克·詹杜拉解釋説,歐洲絕不能被此嚇倒,而必須冷靜地在談判桌上平等地尋求解決方案。此外,歐洲必須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與東盟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並迅速批准南方共同市場協議,這些都至關重要。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表示,“令人遺憾的是,貿易衝突即將進一步升級。我們企業的成本已達數十億美元,而且這一數字還在與日俱增”,歐盟和美國現在必須“儘快找到解決方案”。
德國機械工程協會(VDMA)認為,對輸美産品徵收30%的關稅將危及眾多企業的生存。該協會主席伯特倫·考拉特表示,“許多公司在10%的關稅下還能生存,但30%的關稅就完全不同了”。他還呼籲應更加強調歐洲市場的重要性。
經濟學家延斯·蘇德庫姆和莫裏茨·舒拉裏克預計,特朗普威脅對歐盟商品徵收30%的關稅並非最終決定。作為德國聯邦財政部長克林貝爾的顧問,蘇德庫姆説,“特朗普以反復發表強硬言論而後又反悔而聞名”, “我沒有理由相信這次會有什麼不同”。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莫裏茨·舒拉裏克也表示,他認為特朗普讓步的可能性非常高。如果特朗普不讓步,德國經濟將遭受重創。舒拉裏克預測,“明年德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將下降0.5至0.6個百分點”。不過,由於德國聯邦政府的財政支出計劃,這種衝擊不會使德國經濟陷入衰退。
現階段,美國對歐盟鋼鋁産品徵收50%的關稅,對汽車領域徵收25%的關稅,對幾乎所有其他商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
德國聯邦統計局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德國出口環比下降1.4%,其中對美出口下滑7.7%,已降至三年多來最低水準。同月,德國自美國進口環比下降10.7%。(總臺記者 康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