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對英國進行三天國事訪問後,德國總理默茨也將於17日首次到訪倫敦並會晤英國首相斯塔默。
曾被稱為“歐洲三駕馬車”的英法德三大國近期頻繁互動,將給歐洲未來的政治、經貿和防務帶來怎樣的變化?
默茨訪英將聚焦經貿合作
幾天前,馬克龍剛剛實現了英國正式“脫歐”以來歐盟國家元首對英國的首次國事訪問。此訪中,法英兩國領導人就打擊非法移民和偷渡問題達成了協議,並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在超級計算機、衛星通信、人工智能、民用核能和太空探索等領域的合作。
而根據德國聯邦政府新聞和信息辦公室發佈的消息,德國總理默茨訪英期間,計劃與斯塔默共同簽署雙邊友好條約,重點包括加強外交和安全政策合作、促進兩國經濟增長以及加強兩國公民聯繫等內容。
美國《巴倫週刊》報道截圖
針對德國總理即將開啟的英倫之旅,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分析認為,雙方的合作重點之一是重新整合德國實體經濟和英國金融服務業。
·在英國脫歐前,德國強大的實體經濟與英國發達的金融服務業在歐盟市場內形成了天然的互補關係。雖然雙方曾因産業發展側重點不同而産生分歧,但英國脫歐後的新格局反而為兩國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創造了條件。英國在高端製造等領域仍需依賴德國供應鏈,而德國工業體系也需要英國的融資支持。所以我想,這次雙方在經濟領域應該會提出一些合作的目標。
崔洪建指出,當前,德國和英國都面臨經濟增長困局。在經貿領域,面對美國現政府的關稅威脅,德英兩國可能會有更多技術性細節上的合作與協調。
·德國總理默茨此次訪英的重要議題之一,就是與英方協調如何共同應對美國單邊加徵關稅的壓力。雖然英國已率先與美國達成了所謂的原則性貿易協議,但通過借助德國及歐盟的力量,在後續細則談判中增加討價還價的餘地顯然符合英國的戰略利益。
專家:歐洲內部尚未形成明確共識
法德領導人接連訪英的最重要背景,就是美國在各領域對歐洲頻頻施壓,並由此為美歐關係增加了更多不確定性。
在經貿領域,美國針對歐盟這個重要盟友的關稅威脅有增無減;在防務領域,美國一再逼迫北約內的歐洲成員國大幅增加軍費。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6月在荷蘭海牙舉行的北約峰會按照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要求發表了最後宣言,承諾北約成員國將在十年內將軍費支出增加到國內生産總值的5%。
面對當前歐洲局勢和美國態度的變化,防務與安全合作是歐洲國家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
執政剛滿一年的英國首相斯塔默,雖然試圖維持英美“特殊關係”,但也不得不直面與美國的多重分歧。
正因如此,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英期間發表演講時,直言歐洲必須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美聯社報道截圖
英國和法國是歐洲僅有的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馬克龍訪英時,兩國簽署了《諾斯伍德宣言》,首次明確將就各自獨立的核威懾力量進行協調。根據這一宣言,任何威脅英國或法國核心利益的對手都可能面臨兩國核力量的聯合回應。
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具備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和軍工潛力。德國總理默茨6月訪問美國時,美德兩國在很多關鍵議題上的分歧已經公開化。這也使得德國主導歐盟經濟和安全議程走向戰略自主的意願加強。
有業內人士指出,默茨就任後明確提出加速重整軍備的計劃,誓言將德軍打造為歐洲最強的常規武裝力量。在此背景下,德國與英國深化防務合作具有一定戰略意義。
面對美國在貿易、防務等問題上的威脅和施壓,有歐洲媒體用“陷入困境的領導人別無選擇,只能攜手合作”來形容當前歐洲三大國抱團取暖的情形。
那麼德法英之間的最新互動將把歐洲帶向何方?崔洪建認為,這三個國家之間的合作和協調很大程度上會決定未來歐洲防務發展的方向,但實際效果可能比較有限。
·歐洲自主防務短期內可能會因為德法英這三個大國的互動取得一些進展。但實際情況是,就算這三個國家能達成某些共識,它們之間在很多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和矛盾。而且,就算它們真能達成一致,其他歐洲國家也不一定會自動接受這種由大國主導的方案。因為現在歐洲內部對安全威脅的認識不一樣,在如何應對的問題上也沒有形成明確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