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赤田水庫流域總體水質連續三年保持為優 水質優級斷面比例創歷史最好水準
俯瞰赤田水庫。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棟田 攝
7月15日至16日,赤田水庫流域生態補償創新實踐成果分享會在三亞舉行。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從會上獲悉,自2021年8月赤田水庫流域生態補償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該水庫生態環境品質呈現出穩定向好的發展態勢。流域總體水質連續三年保持為優,穩中向好趨勢明顯,水質優級斷面比例(85.7%)達歷史最好水準。
分享會以“赤田活水潤新章,青山金策興沃野”為主題,對赤田水庫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創新三年實踐進行梳理,邀請來自有關省直單位、市縣、科研院所等代表,圍繞跨地區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治理改革創新的“赤田模式”、赤田水庫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水資源優化配置及生活污水治理經驗、赤田水庫保護區退果還林生態修復實施成效、赤田水庫流域生態保護補償綜合效益評估等內容進行分享。
分享會指出,面對赤田水庫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生活污染交織,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需求並存的複雜局面,我省堅持系統治理、整體施策,將生態補償機制與流域綜合治理深度融合,以《赤田水庫流域綜合治理的意見》為綱領,統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源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生態産品價值轉化、生態環境監管五大領域,形成標本兼治、協同發力,從源頭到末端全鏈條治理體系,有力促進了水環境品質的改善,為全省流域治理、生態補償、生態産品價值實現以及“六水共治”等工作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會上,三亞市人民政府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簽訂了新一輪補償協議。在實地經驗分享環節,參會代表還到三亞、保亭等地現場了解赤田水庫流域水環境監管平臺運行及設備部署、赤田水果品牌打造及減肥減藥成果應用、南頭溪河口(三亞)生態修復項目成效等情況。
此次分享會由海南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曉夢 郭暢)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