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自貿港     |      視頻      |      老外在海南      |      生態海南     
從海外到海南,一株草莓苗的極速通關路
2025-07-10 10:41:49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甄鏡媛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通關時間壓縮超九成,種苗存活率提高到95%以上—— 從海外到海南,一株草莓苗的極速通關路

  15天,立減到1至2天!海南芙銳思植物新品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芙銳思)引種業務負責人林潔,不久前負責從國外引進100株草莓苗,出乎她意料的是,在全新模式下,種苗通關之快遠超預期。

  為了一株種苗,林潔所在的這家公司從河南一路南“飛”,跨越千里,落戶三亞。踏上南繁熱土,海南芙銳思千里追尋的並不是先天的熱帶氣候,而是獨樹一幟的後天“氣候”——這裡,擁有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高效引進的一流發展“軟環境”。

  種苗入境何以跑“高速”?這得益於海南創新推出的進境跨關區附條件提離種苗快速通關模式,在全國範圍內首次實現了進境種苗“從國內主要入境口岸到海南自貿港的一站式通關”。

  隨著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建設提速,“安家”海南已四年的林潔深切感受到,政策春風勁吹,溢出效應持續奔涌,企業有著越來越多的驚喜和收穫,面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機場不再成為引進種苗“ICU”

  從國外引進的草莓苗,順利到了機場,本是值得高興的事,但對於林潔來説,這卻曾是一樁提心吊膽的“煩心事”——種苗頗為“嬌氣”,由於機場口岸採樣檢測需要,一般需要等待一到兩周出具實驗結果。停留時間一長,種苗容易枯萎甚至死亡,成活品質難以保障。

  對於林潔的“煩心事”,海口海關所屬三亞海關查檢科副科長王純豪和同事“泡”在南繁矽谷入駐企業調研中發現,這已經成為海外引種企業面臨的共同“痛點”,亟待破題。

  “痛點”如何産生?王純豪説,當前海南的國際航線相對較少,尤其是和許多引種的海外國家之間沒有直達航線,所以企業只能通過上海、北京等國際航空口岸中轉;根據種苗入境相關規定,口岸海關需要現場檢查並取樣送檢,實驗室結果出來前,種苗不能提離。

  以海南芙銳思進口的草莓苗為例,這些僅有幾釐米高的幼苗極其脆弱,在機場口岸待半個多月,很容易“夭折”,往往損耗過半,剩下的也狀態堪憂,直接影響後續試驗研究品質。

  但要想讓草莓苗快速通關提離,並非易事。

  “難點在於這涉及口岸查驗規定,跨多省域中轉協作,單獨靠海南,很難有效解決。”海口海關動植物檢疫處植物檢疫科科長陳淑娟介紹,對此,海口海關主動爭取海關總署的支持,經海關總署全力推動,海南自貿港在國內率先實施“進境跨關區附條件提離種苗快速通關模式”,成為吸引更多種業企業匯聚海南的一項關鍵利好。

  新模式實施後,海南芙銳思成為海南首批享受政策紅利的種業企業,對比傳統通關模式,林潔簡要算了一下:進境種苗通關時間壓縮超九成,種苗存活率提高到95%以上。

  新政“及時雨”加速草莓新品種上市

  漂洋過海而來,草莓苗到了海南後,並不能馬上進入市場。

  要入市,它首先接受一場嚴格“大考”——取得植物新品種權證書。

  “按照傳統的流程,入境的草莓苗得先進行隔離檢疫,再完成規定的測試,才能申領證書。”林潔説,這個時間很長,需要經過3個生長週期,其中隔離1個週期、180天,測試2個週期、360天。

  長達540天的3個生長週期,有沒有可能在保證種源安全的前提下適當縮短?

  為此,海南多部門密切聯動,問需問計于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在國內率先實施“進境植物品種隔離檢疫同步開展DUS測試”新政策。DUS測試即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新政落地後,種業企業可以邊隔離邊科研測試,改串聯為並聯,節省工作時間。

  “能少一個生長週期——180天。”林潔興奮地表示,新政就像一場及時雨,縮短了植物新品種權申請進程,推動植物新品種審查授權提速,提高進境農業植物新品種的開發利用率。

  更多暖心的政策服務落地,讓草莓苗加速上市。林潔對此如數家珍:種業企業生産作業場所不足,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提供了專業的植物隔離苗圃,消除企業的“後顧之憂”;海關聯合農林部門創新推出“進境植物繁殖材料隔離檢疫圃考核互認”舉措,全省農業農村、林業、海關考核認可的檢疫苗圃三家互認,實現資源互補、執法互助;海南自貿港農業植物新品種審查協作中心靠前服務……

  據統計,今年前6月,海口海關支持海南引進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86批次,包括玉米種子、草莓苗、高粱、甜菜種子、種蝦等,數量同比增長7.5%,而貨值累計達3.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4倍。

  如今,林潔親手引進的草莓苗,已在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月亮島植物隔離苗圃內“安家”,正茁壯成長。預計今年9月,它們將完成隔離檢疫同步DUS測試,快步走向廣闊的種業市場,種在廣袤的希望的田野上。(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馬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