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南多措並舉促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廣大民營企業——乘勢躍潮頭 闖出新天地
普通自來水經過毛細管式超濾膜濾芯的超濾機過濾後,被分級為優質凈化水,可用於食用、洗滌、衝涼、美容等,經檢測,其微生物及濁度等主要飲水指標均優於西方發達國家的標準。
這款超濾機由海南立昇凈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研發,濾芯壽命是常規凈水器的50倍以上。此前,該公司的“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體系創建與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創新,還是創新。”該公司董事長陳良剛認為民營企業要向前發展,唯有“緊密貼合技術和市場變化,不斷革新改良技術,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提升産品品質”。
近年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扶持非公經濟發展作為優化經濟結構、增加經濟活力的重要舉措,錨定“五向圖強”戰略目標,將激活民營經濟置於突出位置,推出一系列硬招實策,為民營企業賦能,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品質發展。
廣大民營企業與海南自貿港相向而行,蓬勃發展,已成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生力軍和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民營企業佔全省經營主體的比重穩居90%以上,創造了全省60%的GDP、80%的稅收、90%的就業崗位和60%以上的進出口總額。
強化創新驅動
催生新産業新動能
從白手起家到如今擁有30余項核心技術,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海南蘇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生生物)的成長史,是海南重視科技創新,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生動詮釋。
該公司董事長曾勝説,蘇生生物以先進生物材料和幹細胞再生醫學技術為中心,圍繞骨科和神經高端植/介入類醫療器械、先進生物醫學療法開發産品管線20余個,申請專利55項、授權30余項,部分專利已實現産業化。
依託高品質的生物醫學工程研發,蘇生生物成為海南醫療器械行業的“標杆性企業”。同為行業標杆,在位於海口國家高新區的海南華研膠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華研),一條魚的綜合利用價值被發揮到極致。
海南華研充分利用海南的海洋生物資源,把魚皮、魚鱗等魚類加工副産物“變廢為寶”,經生物酶解技術轉化為高附加值小分子肽,廣泛應用於食品、美容、醫藥等領域。魚類研發産品已經出口到日本、韓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構建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是海南自由貿易港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支撐。當前,我省積極推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四大主導産業補鏈延鏈、優化升級,並充分發揮“三度一色”以及自貿港開放政策優勢,聚焦“五向圖強”,打造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實踐地。
科技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的決定性變數。我省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加強自主創新,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高企業品質、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推動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去年,民營企業研發投入20強的研發費用總額達到37.63億元;研發投入20強的民營企業共持有國內外有效專利1199件,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總計335項。
鍛造擔當生力軍
育才鑄魂厚植沃土
今年初,作為優秀的青年企業家代表,海南華研總經理郭紅星在2025年省青年企業家大會暨省非公有制經濟青年企業家培訓班開學儀式上,分享了自己的創業故事和參加培訓的感悟,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
這是他參加該培訓班的第8個年頭。2012年以來,我省深入實施“新時代民營企業家培養計劃”,建立“海南省非公有制經濟青年企業家培訓班”,在全國首創青年企業家工作“三個永不”(即永不結業的培訓班、永不解散的班委會、永不卸任的班主任)品牌,榮獲全國統戰工作實踐創新成果獎等。
“這個培訓班,每年有一期,目前共舉辦了14期,已成為全省廣大青年企業家學習交流的重要平臺,共培養儲備優秀青年企業家530名。”省委統戰部非公經濟處相關負責人説。
不斷加強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引領,我省一方面建立“選、育、管、用、留”全週期閉環培養機制,努力建設高素質、有擔當的民營經濟代表人士隊伍;一方面加大表彰宣傳力度,積極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激蕩見賢思齊之風。
凝心聚力,民營企業家紛紛投身到光彩事業中來——
1251家民企參與“萬企興萬村”海南行動和“百企聯百村”村企結對專項行動,落地“興村項目”1890個,累計投入資金逾202億元,捐贈款物約8429萬元,支持鄉村振興;
1470余名企業家投身“光彩事業·市縣行”活動,簽署合作協議17份,投資近17億元,實施公益項目23個,惠及群眾2400余戶。
優化企業服務
打造優質發展環境
“這個項目曾經申請變更3處用地選址,洋浦主管部門3次專門開會研究解決。”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慧感慨地説。看著一個個圓形的大型糧倉和便捷的通道,她為海南良好的營商環境連連點讚。
張慧説,該項目從選址、辦理審批手續、開工建設到竣工投産,僅用6個半月時間,“而國際上同等規模項目建設期約為2年至3年”。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民營企業茁壯成長、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沃土。
這些年,我省通過解決民營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強化政策支持和法治保障、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等方面舉措,著力將海南自貿港打造成投資興業的“熱土”。比如,在推動自貿港核心政策落地的同時,出臺了《關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創新法治會診機制,建立全省統一的營商環境問題“受理—處置—法治會診—監督評價”的全流程閉環體系。
如何構建親清有度的新型政商關係、更好服務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政策持續加持。2022年以來,我省出臺了《海南省政商交往行為指引清單(試行)》《海南省統戰系統踐行親清政商關係清單(試行)》《海南省民營經濟統戰工作聯席會議機制》等多項政策機制,為政商交往立規明矩。同時,發佈了12期政商交往正面典型案例。
緊扣“改革”,推進制度創新。我省創新打造了“營商老爸茶”交流會,通過全新的政企面對面平臺,解決民營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建立省領導按季度舉辦政企溝通座談會機制,推動政企溝通常態化、制度化、實效化。
在海南自貿港壯闊征程中,民企乘風破浪、勇立潮頭,將以實幹和創新鑄就輝煌。(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