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腦機介面看中國!”美媒:中國正在腦科學領域迎頭趕上
2025-07-23 17:37:4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雨晴

  國際在線專稿:近期,中國在腦機介面技術領域的最新進展引發國際關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日前報道稱,“北腦一號”半侵入式腦機系統成功幫助一名漸凍症患者“用腦説話”,展示了中國在該領域的技術突破與此項技術的臨床潛力。儘管腦機介面技術最初由美國主導開發,但中國科研團隊的高效推進和國家層級的全鏈條支持正使中國在腦科學競爭中迅速趕超,並在部分技術方向上引領全球發展。

美媒:中國腦機介面技術發展迅猛 為患者謀福音_fororder_圖片1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CNN報道指出,中國團隊開發的腦機介面技術在解碼患者腦信號方面表現出了“高度準確性”,能夠將信號轉化為文本語言或機器動作。喬治城大學神經科學教授馬克西米利安·裏森胡伯(Maximilian Riesenhuber)表示,儘管中國的腦科學研究起步較晚,但在該領域已取得良好進展。“中國不僅展現出了追趕的能力,而且具備競爭實力,甚至開始在某些領域引領潮流”。

  “另辟蹊徑” 聚焦低風險高適配方案

  美媒報道指出,中國與美國在腦機介面技術領域發展方向不同,臨床風險更低。作為一項需要在風險與療效間尋找平衡的研究,美國公司採用更具侵入性的方法,將晶片植入腦膜(包裹並保護大腦和脊髓的外層組織)內,以獲取更清晰的信號,手術風險高。而中國公司能在不穿透硬腦膜的情況下獲得足夠的信息,從而成功解碼具體詞語。此次“北腦一號”的臨床試驗,完成了“全球首批半侵入式無線腦機介面人腦植入”。據悉,從今年3月至5月,該團隊已完成5次臨床試驗。

  從科研到落地 構建全鏈條技術生態

  報道認為,中國腦科學研究的迅猛發展離不開政府在資金投入、規則制定和商業落地等層面的全方位支持。腦機介面技術最早于上世紀70年代在美國起步,2013年美國奧巴馬政府啟動“腦計劃”,迄今為止已投資超30億美元,資助超過千項神經技術項目。中國直到1990年代才開始涉足腦科學,但發展勢頭強勁。據介紹,2014年,中國科學界初步提出設立中國腦科學研究計劃,兩年後,“腦科學與類腦研究”被“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為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和工程之一,列入重點發展方向。研究人士指出,腦科學在中國是個新領域,雖然起步稍晚,但發展速度比其他國家都快,政府資金支持每年都在增加。此外,去年中國科技部還出臺首部《腦機介面研究倫理指引》。在地方層面,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也為腦科技企業提供了從研發、臨床試驗到商業化的全鏈條支持。

  此外,報道還提到,喬治城大學2024年發佈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研究人員在腦機介面領域的研究“複雜程度可與美英相媲美”,中國的非侵入式腦機介面研究已達到科技強國的水準,目前正努力攻克信號保真度、傳輸效率和使用範圍等方面的難題。而在侵入式腦機介面研究領域,中國起步雖然較晚,但發展速度優勢顯著,正逐步躍升至全球先進水準。(胡曉薇)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