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深觀察丨“美國政府正將關稅武器擴展到毫不相干的領域”
2025-07-28 21:53:54來源:環球資訊廣播編輯:胡君顏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佈與日本達成一項“大規模”貿易協議:日本輸美商品將被徵收15%的關稅,低於他此前威脅徵收的25%,日本還同意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對於美日達成的經貿協議,赴美進行第八輪日美關稅談判的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解釋説,5500億美元將用於支持日本企業在制藥和半導體等關鍵領域的投資。日本進口美國大米的份額可能會增加,但他強調“不會犧牲日本農業”。

  同時,日本將接受符合安全標準的美國乘用車,無需進行額外測試。赤澤亮正還表示,日本將繼續與美國就協議中未涵蓋的其他關稅措施進行討論,包括鋼鐵和鋁仍需繳納的50%的關稅。

深觀察丨“美國政府正將關稅武器擴展到毫不相干的領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日本共同社網站刊文稱,日本在4月關稅談判啟動之初曾要求美方撤銷所有加徵的關稅。從目前已達成的協議內容來看,讓美方接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關稅雖屬成果,但日方也作出了無奈的讓步。報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説,目前達成的稅率仍然偏高,這可能阻礙正受通脹困擾的日本經濟復蘇。

深觀察丨“美國政府正將關稅武器擴展到毫不相干的領域”

日本共同社報道截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認為,從中長期來看,日美達成的這項貿易協議並不平等,對日本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並非好事。

  這份協議更像是日方迫於美方壓力而作出的單方面妥協讓步。尤其是日本需要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且美方從中獲利90%,這可能給日本帶來很大的財政壓力。而且,如果日本企業加快向美國轉移産能,也可能會加速日本國內的産業空心化。

  同時,日本對美方開放農産品等市場,會使日本國內相關産業面臨來自美國農産品的競爭,可能導致貿易逆差擴大。

  據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木內登英估算,日美新協議將在一年內導致日本國內生産總值下降0.55%。他還表示,如果美國政府繼續奉行“美國優先”政策,商業風險仍將處於高位,日本企業可能會放緩對美投資節奏,或將業務重心轉向歐洲等其他地區。

  關稅大限臨近談判背後有哪些博弈?

  8月1日美國政府設定的“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結束,但美國與韓國、印度等主要貿易夥伴的談判依然缺乏進展。

  韓國媒體普遍認為,韓國將在談判中面臨重重難關。美方強烈要求韓國允許進口30個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擴大大米的進口配額、廢除對谷歌、蘋果等大型科技公司的限制等,但韓國國內對此都強烈反對。因此,韓國政府截至目前都沒有制定出明確的對策。

深觀察丨“美國政府正將關稅武器擴展到毫不相干的領域”

《韓國時報》網站報道截圖

  此外,美國還要求韓國將國防預算提高到國內生産總值5%的水準,但目前韓國的國防預算僅佔GDP的2.32%,很難達到美方的要求。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政府正考慮在對美關稅談判中,就部分農産品進口限製作出“戰略性讓步”,以換取與美國達成更廣泛貿易協議的空間。

深觀察丨“美國政府正將關稅武器擴展到毫不相干的領域”

《韓國先驅報》網站報道截圖

  美國與另一大貿易夥伴歐盟的關稅談判也格外令人關注。

  當地時間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宣佈,美歐達成新貿易協議。特朗普説,這份協議包括美國將對歐盟輸美産品徵收15%的關稅、歐盟將對美增加6000億美元投資及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等。特朗普還表示,有關鋼鐵和鋁的關稅將保持現狀。

深觀察丨“美國政府正將關稅武器擴展到毫不相干的領域”

路透社報道截圖

  在美歐雙方宣佈達成新的貿易框架協議後,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對該協議表示強烈不滿,直言其既不令人滿意,也不符合歐洲的根本利益。

  儘管15%的統一稅率在某種程度上帶來貿易關係的可預期性和法律上的安全保障,但整體而言,這一協議遠未達成平衡,甚至可能對歐洲造成長期傷害。該協議不僅削弱了歐盟的經濟實力,也與特朗普政府以關稅“勒索”日本等國的做法如出一轍。

  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國際法與政策中心教授馬庫斯•瓦格納表示,貿易的本質應是互利共贏,而非零和博弈。當貿易不再是共贏的橋梁而成為施壓的武器,全球繁榮的基石將隨之動搖。而特朗普上臺以來,正在將貿易和關稅政策武器化,對全世界進行敲詐。

  在我看來,這更像是將貿易措施武器化,用以實現與貿易完全無關的政治目的。特朗普政府正在將關稅武器擴展到毫不相干的領域,這種突襲式制裁我們早有先例,上世紀30年代就是如此,後續歷史人盡皆知。當前的美國優先政策與當年如出一轍。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