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自貿港     |      視頻      |      老外在海南      |      生態海南     
海域使用從“搶地盤”到“分樓層”
2025-07-28 11:36:51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甄鏡媛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海南創新推行海域立體分層設權,解鎖立體用海新模式 海域使用從“搶地盤”到“分樓層”

  同一片海域,水面放警示浮標、水體走海底電纜、海床放置核心的數據艙和分電站……這些多元的用海需求,在海南可以通過巧妙的“立體拼圖”變成現實。

  過去“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平面用海模式,常常讓不同項目“搶地盤”,寶貴的海洋空間難以高效利用。如今,海南創新推行海域立體分層設權,如同為海域空間精準劃分“樓層”,讓不同項目在同一片海域“和諧共處”,不僅盤活了“沉睡”的資源,更打開了海洋經濟發展的新維度。

  同一片海劃分四層“精裝房”

  近日,陵水黎族自治縣海域深處,海南海底數據中心一期項目的“海底機房”正穩定運行。這一項目用海面積僅14.46公頃,只佔用水面、水體和海床三層,寶貴的底土空間依然“虛位以待”。

  海域也能“疊羅漢”?這在以往難以想像。

  “作為我省首例海域立體分層出讓項目,海底數據中心項目充分利用海床、水體和海上空間開發培育海底數據艙、深水網箱養殖、海洋休閒旅遊綜合體、海上風電等新業態,打造海洋新技術産業集群,聚合和培育海洋經濟新業態。”海蘭雲(海南)數據中心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詩樺介紹,這正是海南海域立體分層設權用海帶來的直接效益。

  作為海洋大省,如何向廣闊的海洋要空間、要效益,是海南發展的關鍵命題。過去平面化的海域管理方式,讓一些項目因為“用海衝突”而擱淺。

  2023年3月,海南率先破冰,印發《關於推進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的通知(試行)》,明確將海域空間精細劃分為水面、水體、海床、底土四層,可以分層出讓使用權。這一創新舉措,迅速獲得了國家層面的關注和推廣。同年11月,自然資源部印發文件,明確有序推進海域立體分層設權工作,規範海域立體開發行為。

  “開展海域立體分層設權是完善海域資源資産産權制度、豐富海域使用權權能的重要舉措,也是緩解行業用海矛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必然選擇。”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省著力推動海域管理模式從“平面”向“立體”、從“二維”向“三維”的轉變,創新解鎖立體用海新模式。

  在充分實踐探索的基礎上,海南將這一創新固化提升為法規。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海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辦法》,為海域立體分層設權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海域“房産證”從平面圖紙到3D建模

  新規核心在於:能用一層,絕不佔一片,明確海域空間“立體生長”的方向。

  沿著這一方向,目前全省已有4個典型項目嘗到了“立體用海”的甜頭,如同一個個“3D模型”鑲嵌在海南的海域版圖上:

  在陵水,海南海底數據中心一期項目用到水面、水體、海床三層,用海面積約14.46公頃,寶貴的底土空間仍可他用。

  在三亞,跨寧遠河連通通道工程分層使用海域:水面建橋、水體用於施工圍堰,它的不動産權證宗海圖上,首次明確地標注了重疊用海的範圍;

  三亞月亮島市政接駁工程則只需底土埋管道,便精準申請了約1.18公頃的底土空間,它的不動産權證首次明確標注了具體的“用海空間層”。

  而樂東黎族自治縣佛羅鎮大角灣砂質海岸後方(陸域)水産養殖集中取排水工程,使用水體和底土兩層,其不動産權證首次明確了用海空間層的“高程範圍”(相當於精確的樓層高度),為未來上下層用海劃清了界限。

  從首次標注重疊範圍,到首次明確空間層,再到首次劃定高程,海南立體用海、管海的精細化程度不斷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緊扣省委省政府‘向海圖強、再造一個海上海南’的戰略目標,深入研究並持續深化節約集約用海政策,系統探索建立低效用海退出機制,推動海洋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曉夢 孫慧 通訊員 尹建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