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近日報道稱,美國有7套“薩德”(THAAD)反導系統,其中2套系統在以伊衝突中被部署到以色列。
兩名知情人士透露,在上個月持續12天的以伊衝突中,美國消耗了約四分之一的“薩德”攔截彈庫存以應對伊朗襲擊。這種遠超生産速度的消耗率,暴露了美國導彈供應缺口。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環球軍事報道》主編魏東旭分析稱,這種遠超生産速度的消耗,暴露了美國先進反導攔截彈的供應缺口。
美國陸軍在以色列部署的“薩德”系統,統計單位是套。一套,指的是一個作戰發射連,包括AN/TPY-2有源相控陣雷達、火控和通信車,以及六輛發射車,每部發射車配備八枚反導攔截彈。
根據以色列早前公佈的數據,在以伊衝突中,伊朗向以色列發射大約550枚彈道導彈。考慮到“薩德”系統既可機動部署,又能攔截大氣層內和大氣層外目標,抗衡伊朗發射的中程導彈和高超音速彈道導彈的能力較強,因此,發射攔截彈的數量是比較多的。
如果美國部署的兩套“薩德”系統在以色列火力全開,消耗掉攔截彈庫存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有可能的。
每枚“薩德”攔截彈的成本大約是1270萬美元,生産過程和工藝比“愛國者”系統的攔截彈複雜得多。因此,補充“薩德”攔截彈的庫存是要花大價錢的,也需要更長時間。
從美軍反導彈藥的消耗量可以分析出,在大國軍事博弈中,五角大樓的“反導盾牌”不堪一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魏東旭進一步解讀稱,除了庫存不足,美軍反導體系還面臨諸多問題。
第一,高超音速導彈技術的快速發展,讓美軍的反導體系疲於應對。
助推滑翔式高超音速導彈,以及吸氣式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具備速度快、射程遠、飛行軌跡多變,突防成功率高的特點,美軍現役反導體系無法有效應對。
第二,反導發射系統的戰場安全性,也令美軍頭痛。
“愛國者”、“薩德”這兩種反導系統展開部署後,容易遭到小型無人機的偵察和襲擊。為了防禦“低慢小”目標,美軍還需要在周邊部署近程防空武器或反無人機專用的對空的火力打擊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