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深觀察丨“日本政府應該把錢花在大米而不是導彈上”
2025-08-21 20:30:10來源:環球資訊廣播編輯:胡君顏

  據消息人士日前透露,日本防衛省正計劃在定於本月末向財務省提交的2026財年預算申請中,將防衛費增至創紀錄的8.8萬億日元(約合4282億元人民幣)。

  增加防衛費的理由,包括為新的“海岸防禦計劃”大規模採購和部署無人機和無人駕駛車輛,以及按照日本新安保政策的要求,增加採購旨在確保“防區外防禦能力和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反擊能力)”的美制導彈等高端武器。

深觀察丨“日本政府應該把錢花在大米而不是導彈上”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截圖

  如果這一申請獲得通過,將是日本政府連續第14年增加防衛預算。

  而伴隨著這一趨勢,日本也在日益偏離二戰後確立的和平發展路線,一步步重新變回其夢寐以求的所謂“正常國家”。

四成日本年輕人不知“終戰日”

  作為謀求擴武強軍、實現國家“正常化”的慣用藉口,日本右翼勢力近年來大肆渲染“周邊威脅”,加快日本與美國和北約的戰略捆綁,並借機全面改寫安保政策。

  前岸田政府2022年底出臺的新版“安保三文件”將日本2023-2027財年的防衛費總額大幅增加到43萬億日元(約合2.1萬億元人民幣),目標是在2027財年達到北約基準,使防衛費在國內生産總值中(GDP)佔比升至2%。

  去年10月接棒的石破茂政府基本全盤繼承了前任政府安保政策。

  日本國會今年3月底通過的2025財年防衛預算增至約8.7萬億日元,首次突破8萬億日元大關,佔到同年GDP的約1.8%。

深觀察丨“日本政府應該把錢花在大米而不是導彈上”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截圖

  鋻於防衛預算自2023財年以來漲勢迅猛,有日媒估算,到2027財年時,日本的防衛費將增至11萬億日元(超過5350億元人民幣),首次達到GDP的2%。

深觀察丨“日本政府應該把錢花在大米而不是導彈上”

△日本新聞網報道截圖

  從連年大幅增加防衛費到實質性突破“專守防衛”原則,日本一系列危險動向嚴重破壞戰後國際秩序,威脅亞太地區和平安寧,引起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高度警惕和深切擔憂。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迎來二戰結束和日本戰敗80週年之際,這個長期陷入軍國主義迷思的國家仍在裝睡。

  在8月15日舉行的日本“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上,首相石破茂雖然表示“現在必須把那場戰爭的悔恨和教訓深深銘記在心”,卻仍未提及日本侵略亞洲各國的歷史罪責。同一天,石破茂還以自民黨總裁名義向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獻上了“香火錢”。

  而日本時事通訊社日前在東京澀谷對100名15至25歲、均已完成義務教育的年輕人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大約四成受訪者不知道8月15日是標誌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終戰紀念日”,凸顯出日本新生代對歷史的無知。

深觀察丨“日本政府應該把錢花在大米而不是導彈上”

△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截圖

  這種怪現狀的存在,除有日本執政勢力始終抱持的錯誤歷史認知作祟外,與美國近年來為打造“亞洲版北約”而默許日本突破和平憲法不無關係。

  特別是去年兩國升級《美日安保條約》、將美日同盟的定位從“防禦”轉向“攻守兼備”,更是讓日本在危險道路上愈發有恃無恐。

一邊受美國關稅打壓 一邊湊錢買美國武器?

  諷刺的是,雖然日本一心希望倚美自重,積極通過擴武強軍配合美國實現霸權圖謀,但高度依賴出口的日本經濟卻首當其衝遭到美式關稅的巨大衝擊。

  日本財務省20日公佈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7月日本整體出口額出現四年多來最大降幅,其中對美出口額連續四個月同比減少。

深觀察丨“日本政府應該把錢花在大米而不是導彈上”

△《日本時報》:數據顯示,日本7月對美出口額同比減少10.1%,其中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出口額降幅分別達到28.4%和17.4%。

  另據報道,美國關稅政策將導致作為日經股指成分股的日本42家主要上市企業在本財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的利潤減少3.5萬億日元(約合1703億元人民幣),較最初預測增加9000億日元(約合438億元人民幣)。

深觀察丨“日本政府應該把錢花在大米而不是導彈上”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截圖

  根據美日7月22日達成的關稅協議,美國對日關稅稅率調整為15%。雖然低於之前威脅要徵收的稅率,但與本屆美國政府上臺前的2.5%相比仍高出很多。

  另外,日本還被迫承諾對美開放市場,同時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並確保美國獲得其中90%的利潤。

深觀察丨“日本政府應該把錢花在大米而不是導彈上”

△路透社報道截圖

  然而在美國看來,這些並不能彌補日本在防務領域的“不足”。

  就在美日達成關稅協議的第二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日本已同意購買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美制防衛及其他裝備”,令日方措手不及。

  據日媒報道,早在4月美日舉行首輪關稅談判之前,白宮就聲稱談判將涉及美國對日本的“軍事支持成本”。雖然在石破茂政府反復強調關稅和防務應分開處理後,該問題一度被擱置,但這並未阻止美國為包括日本在內的盟友們設定一個“全球標準”,即把GDP的5%用於國防,而這其中相當一部分應用來購買美國的武器。

  報道認為,即使防務相關內容不是美日關稅協議的一部分,這個問題“肯定也會成為未來雙邊談判的焦點”。

  用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專家保羅·斯拉奇的話説,“(有關)防務開支(的話題)將會持續下去,因為在特朗普看來,這一切顯然都是相關的”。

深觀察丨“日本政府應該把錢花在大米而不是導彈上”

△《日本時報》報道截圖

  盲目配合美國的地緣戰略不僅破壞了日本戰後一度確立的和平路線,更給長年低迷的日本經濟增添了負擔。

  不少有識之士指出,在日本政府債臺高築、社會保障開支壓力與日俱增的背景下,連年增加防衛費並大量採購昂貴的美制武器必將嚴重擠壓民生資源。若真想確保“安全”,將施政重點轉向國內才是更明智的選擇。

  正如沖繩縣居民新垣邦雄所説:“日本政府應該把錢花在大米而不是導彈上。”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