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李在明首次訪美的兩大核心議題:貿易和安保
2025-08-24 20:28:11來源:環球資訊廣播編輯:胡君顏

  根據韓國官方此前公佈的信息,韓國總統李在明24日結束對日本的訪問,並啟程前往美國,為定於25日舉行的韓美首腦會談做準備。

  根據韓國外交部23日公佈的消息,韓國外交部長官趙顯已提前赴美為李在明此行打前站。在趙顯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會談中,雙方商討了兩國元首會晤涉及的議題。

李在明首次訪美的兩大核心議題:貿易和安保

路透社報道截圖

  李在明首次訪美談什麼?

  分析稱,韓美貿易協議和安保問題是李在明首次訪美的兩大核心議題。

  7月30日,美國和韓國宣佈達成貿易協議,主要包括美方將包括汽車在內的韓國輸美産品關稅稅率降低至15%,韓方將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採購價值100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等能源産品。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採訪時分析説,雙方達成的協議仍有很多細節需要進一步敲定。

  對於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的韓國而言,其核心目標是避免25%的高關稅對韓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通過對美鉅額投資和能源採購,為韓國的半導體、汽車等支柱産業換取一個相對可預測的出口環境,也能成功守住大米和牛肉等農産品進入韓國市場的底線。

  對美國而言,協議直接帶來了巨大的投資和訂單,這符合特朗普“美國優先”的理念,以及現在特朗普政府希望重塑貿易體系的戰略意圖。

  李在明這次訪美的重要議程之一就是與美方確認和細化這份初步協議,預計協議核心框架內容不會發生大變化,但一些細節仍有待明確。例如,3500億美元投資的具體構成、資金的來源以及時間表,還有1000億美元能源採購的價格機制和交付安排。

  雖然白宮強調,貿易與安全事務的會談內容要分離,但會談中仍有可能涉及防衛費用的分攤等議題,特朗普和李在明的討論氛圍也會間接影響到貿易協議的最終落實。

李在明首次訪美的兩大核心議題:貿易和安保

雅虎財經網站報道截圖

  項昊宇分析指出,對韓國而言,韓美貿易協議更像是一場代價高昂的止損。本質上,這是韓國用長期發展的自主性來換取短期的確定性,以鉅額資金和産業競爭力下滑的風險為代價,來換取核心産業的中期市場準入。

  第一,鉅額資金外流可能會擠佔韓國本土産業升級的資源。

  第二,美國農産品的涌入將會衝擊韓國本土農業。

  第三,韓國經濟的主權可能會受到侵蝕,未來韓國的産業政策將不得不更多地考慮美國的意向。

  這份協議標誌著韓國選擇進一步將其經濟命脈與美國進行深度綁定,雖然避免了直接的關稅衝擊,但韓國經濟面對美國的政策變動會更加敏感和脆弱。

  韓國投資要振興美國的造船業?

  根據韓美貿易協議,韓國對美投資中的1500億美元將用於造船領域。

  在李在明訪美的最後一天,將參觀韓國船企收購的美國費城造船廠等地。

李在明首次訪美的兩大核心議題:貿易和安保

《韓國先驅報》報道截圖

  項昊宇認為,韓國的大筆投資並不能從根本上振興美國造船業,美國造船業面臨多重挑戰。

  首先,美國造船業,尤其是商用造船長期面臨缺乏穩定訂單的困境,這也導致難以維持持續生産和盈利。美國造船的成本非常高昂,供應鏈也不健全,存在依賴外國鋼板等零部件這些結構性問題,並非單一的投資就能徹底解決。

  其次,振興造船業作為一個長線目標,需要美國保持政策的連貫性並有強大的執行力。未來美國總統更迭和政府輪換,都會給這項計劃的持續性和實施前景帶來不確定性。

  韓美同盟走向將影響地區地緣政治格局

  韓國媒體稱,安保是李在明此次訪美的另一大議題。

  項昊宇表示,李在明此次訪美,很大程度上將決定今後一段韓美同盟的走向,將牽動地區地緣政治格局。

  韓美這次可能就主打所謂“同盟現代化”達成一致,宣佈強化聯合防衛態勢,但美方定義的“同盟現代化”可能會包含駐韓美軍所謂“戰略靈活性”的提升,以及大幅增加韓國的國防開支、要求韓美同盟介入域外事務等要求。

  如果韓方迫於美方的壓力作出讓步,不僅會加重財政負擔,也可能會引發地區國家的反彈和地區地緣政治的緊張,破壞地區的戰略平衡。

  在朝鮮半島事務上,韓方試圖對特朗普政府的半島政策施加影響,但現在韓美一邊試圖同朝鮮方面恢復對話接觸,一邊又強化同盟關係來對朝鮮進行軍事施壓,這種軟硬兩手的做法很難緩解半島緊張局勢。

  李在明這次訪美既是韓國新政府應對內外壓力的一個關鍵舉措,也可能成為塑造未來東北亞地緣政治格局的一個新的節點。韓國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如何尋求韓國的安全與發展的平衡,這可能會深刻影響到朝鮮半島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李在明首次訪美的兩大核心議題:貿易和安保

《韓國時報》報道截圖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