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亞供電部門與時間賽跑搶修復電 這群“追光者”全力守護萬家燈火
8月25日清晨,三亞市法官進修學院旁的道路上,樹木被折斷倒塌,粗壯的枝幹壓覆在供電線路上。此時,一支由20名搶修人員、兩輛特種作業車組成的電力應急搶險隊聞令而動,迅速投入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搶修復電戰。
“先清理樹障,再修復供電!”搶修現場,南方電網三亞供電局東部配電管理中心負責人侯傑的指令清晰有力。隊員們按照提前規劃的分工,迅速拿出隨身攜帶的工具:電鋸嗡嗡作響,用來清理壓覆線路的斷樹;壓鉗被牢牢握在手中,為後續接線作業做好準備。
鋸樹環節也有著嚴格的要求,隊員們先仔細觀察樹木周邊環境,若一側有房屋或行人通道,便精準控制鋸口方向,讓樹木向空曠處傾倒,避免砸斷線路或危及過往車輛行人,最大程度減少二次破壞。
隨著最後一截斷枝被清運至安全區域,搶修工作隨即轉入電路檢修的核心環節。
“先排查線路受損情況,為後續打好安全基礎。”現場,工作人員呂奕鋒仔細檢查隊員們安全帶的卡扣牢固度,隨後隊員們爬上12米高的電線桿,動作嫺熟又精準地進行檢測損壞情況、更換零部件等作業步驟。
“我們是追風的人,風圈剛過、具備搶修條件的第一時間,我們就會安排人員出發。”侯傑介紹,颱風前,供電局組建16支共計521人的應急搶修隊伍進入應急待命狀態,部署22台應急發電車及小型發電機60台隨時待命,力爭颱風天氣對三亞全市供電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8月25日淩晨,颱風風力漸弱,南方電網三亞供電局的一支應急搶險隊就已出動,深一腳淺一腳地穿行在漆黑的斷木叢中,仔細巡查線路桿塔,勘察故障點,定位受損設備,為接下來的搶修復電贏得寶貴時間。
在本地搶險力量爭分奪秒推進搶修的同時,省內兄弟市縣供電局迅速響應支援號召。海口、瓊海等地迅速組建成建制隊伍,頂著風雨趕往三亞。抵達後,支援隊伍迅速與三亞本地搶險力量對接,分成多個小組奔赴不同故障現場,保障民生用電。(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夢楠 通訊員 盧瑾)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