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民生需求就是産業機遇
2025-09-08 15:56:19來源:經濟日報編輯:黃實

  酥油茶壺一上市就供不應求,適應西藏高原環境的炊具賣出上百萬件,制氧供氧全産業鏈相關經營企業達千余家……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60年來,西藏持續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並在此過程中找到了産業發展機遇。

  酥油茶炊具曾是個難題。普通炊具無法適應低壓環境,往往面臨“煮不熟、耗能高”的困境。這一民生需求的解決,催生出一個特色産業——高原炊具的研發與製造。無獨有偶,隨著高原旅遊興起和人們健康意識提升,高原制氧供氧設備從特殊需求走向大眾市場,吸引眾多企業佈局,形成了一條嶄新的産業鏈。這些生動案例揭示了一個深刻規律——新的經濟增長點,就藏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中。

  民生需求為何能轉化為産業機遇?根本在於,民生需求是最真實、最迫切的市場信號。大眾在生活中遇到的“不便利”“不舒服”“不滿意”,指出了供給側的短板和空白,標識出市場藍海。這些需求往往具有“剛性+升級”的雙重特性,既是解決基本生活問題的剛性需要,又蘊含著消費升級的巨大潛力。滿足這類需求,不僅能直接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也能為企業開闢新賽道,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投資於人”,明確要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服務於民生。把資源投向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讓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良性互動,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從老齡化催生的銀發經濟,到環保意識推動的綠色消費,從數字生活帶來的智慧家居,到健康理念引領的大健康産業……無數民生領域都蘊藏著巨大的産業機遇,關鍵在於能否敏銳捕捉這些信號,通過有效的政策引導和市場創新,將民生需求的“痛點”轉化為發展“亮點”,讓經濟增長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做到這一點,需要政府和企業協同發力。

  政府需扮演好“鋪路人”角色。可通過大數據分析、實地調研、民意徵集等方式,精準識別民生需求,明確産業發展方向。完善政策支持體系,通過財稅優惠、標準制定、知識産權保護等措施,降低企業進入門檻和創新風險。此外,也需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比如鼓勵制氧供氧産業發展,在高海拔地區建設供氧管網、完善物流體系等,為産業發展創造條件。

  企業則要當好“創新者”。要善於從民生“痛點”中發現商機,深入理解用戶真實需求。注重技術創新與適用性結合,既不盲目追求“高精尖”,也不降低品質標準,而是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案。要注重商業模式創新,拓展盈利空間,注重品牌建設與市場培育,將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市場。(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代玲)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