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專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不久前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議,這是繼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之後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産品。全球治理倡議聚焦“構建什麼樣的全球治理體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時代課題,迅速引發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廣泛共鳴。尼日利亞《國民報》9月8日刊發評論文章《尼中關係與全球治理倡議》,稱在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的關鍵時刻,中國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為尼日利亞及其他非洲國家創造了全新機遇,也為人類走向共同繁榮的未來描畫出清晰的發展路徑。
尼日利亞《國民報》文章截圖
文章表示,近年來,尼日利亞致力於加強對外戰略合作,並積極推動對國際關係與全球治理體系進行重新評估。近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議,為尼日利亞提供了一個關鍵機遇與戰略平臺,使尼方有機會把戰略合作的願景轉化為實際行動,切實促進可持續增長和包容性發展。
文章指出,全球治理倡議以主權平等為首要前提,強調各國在國際體系中擁有同等分量與權益,並呼籲提升發展中國家代表性與發言權。這與尼日利亞和非洲各國長期以來的訴求高度契合,非洲人民呼籲改革關鍵國際機構以充分反映並承認非洲國家及其他全球南方國家在新興多極國際秩序中的地位、構建更加公平與包容的國際體系。文章強調,當今世界多數民眾已普遍形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識,因此,一個能夠有效應對挑戰的全球治理機制,必須具備包容性和廣泛參與性,而全球治理倡議恰恰為這一宏大任務描繪了清晰藍圖。
文章高度讚賞全球治理倡議堅持力求實效的核心理念。文章稱,傳統的國際論壇等對話平臺往往流於自我炫耀和外交秀場,參與者言不由衷,難以産出實效。非洲國家長期淪為這種“空頭支票”的受害者。例如美國主導的“電力非洲倡議”與“重建更好世界”計劃,都因項目進展緩慢與缺少資金投入而草草收場。
與之相對,此次中方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致力於取得更為顯著的務實成果。這套中國方案設想的全球治理新藍圖,堅持和平共處的初心,增強了互利合作的決心。文章對全球治理倡議的落實前景充滿信心,並表示,眾所週知,中國的倡議從來不是空洞口號或政治作秀,而是經過深度研究,能夠以史為鑒並回應當下問題,契合人類未來發展趨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這一傑出的國際公共産品正是中國開展國際合作的實踐典範。
文章進一步分析認為,全球治理倡議與尼中關係具有天然的協同效應。去年尼日利亞總統訪華期間,兩國元首一致決定將兩國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如今,這一夥伴關係將成為落實全球治理倡議的重要平臺。尼中雙方通過制度化的政府間對話機制,已形成完善的溝通與磋商渠道,不僅深化了雙邊合作,還為解決分歧、克服挑戰提供了保障。
文章最後強調,全球治理倡議提出之際,正值人類命運的十字路口。在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這一倡議的出現猶如一股清新的空氣,引領各國人民不再僅僅著眼于自身存續,更為集體安全而攜手同心,向著普遍和平與共同繁榮的未來努力。(胡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