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襲擊卡塔爾造成後續效應仍在發酵。當地時間15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訪問以色列。同一天,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緊急峰會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落幕。不管是訪問還是峰會,討論的重點都繞不開幾乎淪為焦土的加沙地帶。畢竟,以色列襲擊卡塔爾,是為了消滅掌控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高層。那麼,近期密集的外交行動中,誰能夠真正給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帶來希望?
加沙正變得“無法居住”
15日晚,以軍對巴勒斯坦加沙地帶北部的加沙城實施大規模空襲。以色列瓦拉通訊社援引以軍總參謀部人士消息報道稱,以軍在最新一輪的行動中使用了多種火力。
當地時間15日,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發佈報告稱,上週末加沙城遭受猛烈襲擊和轟炸。 據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統計,該機構在加沙城的10棟建築遭到襲擊,其中包括七所學校和兩家診所。 據監測機構統計,過去幾天有近7萬人向南遷移。過去一個月,約15萬人從北向南遷移。受強制遷移令影響,加沙城三分之一的營養不良治療機構已經關閉。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特別報告員弗朗西斯卡·阿爾巴尼斯15日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以色列正在攻擊加沙最大的城區,試圖使加沙城變得無法居住。
以色列襲擊位於卡塔爾的哈馬斯領導層,讓雙方在卡塔爾調解下的談判再次變得遙遙無期。當地時間14日,哈馬斯高級官員塔希爾•努努發表聲明稱,哈馬斯已暫停與以色列關於加沙地帶停火與被扣押人員交換的談判。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危機將會愈演愈烈。
美以:消滅哈馬斯是關鍵
以色列襲擊卡塔爾是為了“精準打擊”身處多哈的哈馬斯領導層。此次襲擊造成5名巴勒斯坦人和1名卡塔爾安全部隊人員遇難。雖然以色列此次並沒有達成最高目標,但並不意味著哈馬斯領導層今後會逃過一劫。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訪問以色列期間表示,美國的目標也是“消滅哈馬斯”。
宣稱“要為加沙人民創造更美好未來”的美國人,不但追求消滅哈馬斯的武裝目標,還在國際社會一次次要求在加沙地帶停火止戰的表決中投下反對票,從這個角度上來説,魯比奧訪問以色列,恐怕同改善加沙人道主義狀況沒有什麼“真誠的關係”。
阿拉伯國家要反制以色列
與美國“堅定地站在以色列一邊”完全相反,整個伊斯蘭世界都因為加沙的現狀和以色列對卡塔爾的襲擊義憤填膺。剛剛落幕的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緊急峰會發佈聯合聲明,對以色列襲擊卡塔爾的侵略行為予以強烈譴責。與此同時,阿盟表態説,不會繼續對以色列在中東地區造成的傷害保持沉默。
有消息稱,阿拉伯國家可能會團結一致反制以色列,迫使其改變政策。但在中東各國安全保障普遍依賴美國的當下,阿拉伯國家能否成功做到對以色列的反制,如果反制又能起到多大的效果,也仍然都是未知之數。但可以預見的是,若以色列的政策不變,加沙地帶的慘狀也不會扭轉。
國際社會呼籲落實“兩國方案”
當地時間15日,繼宣佈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之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又呼籲禁止以色列參加體育比賽,再度表達了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軍事行動的不滿。這不過是國際社會在此次巴以衝突中的立場縮影。不久前,第80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批准《和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和落實“兩國方案”紐約宣言》。此外,比利時、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近期相繼宣佈將在第80屆聯大期間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凸顯出國際社會在解決巴以問題上的努力和共同願望。
但美國對此不以為然。正在中東訪問的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就表示,西方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行為“是出於本國政治考量”“只是象徵性的”,對於促成巴勒斯坦建國“沒有任何實際作用”。
“兩國方案”作為被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巴以問題解決方案,被以色列一再拒絕。在如今的形勢下,“兩國方案”一日不落實,加沙地帶仍然會被鮮血和死亡充斥,民眾的生活不會有本質改變。
那麼,究竟誰能夠拯救加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