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自貿港     |      視頻      |      老外在海南      |      生態海南     
用瓊劇講好“紡織女神”的人間情
2025-09-17 11:10:37來源:海南日報編輯:閆寧鈺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瓊劇《黃道婆》主創:用瓊劇講好“紡織女神”的人間情

用瓊劇講好“紡織女神”的人間情_fororder_25662690_hnrbtp3_1758035470890_s

  瓊劇《黃道婆》劇照。通訊員 梁學武 攝

  9月15日晚,在參加第十九屆中國戲劇節展演前夕,大型原創瓊劇《黃道婆》分享會在浙江溫州大劇院舉行。海南省瓊劇院院長楊濟銘、該劇編劇池浚、唱腔音樂設計張發長三位主創,揭秘這部凝聚三年心血的瓊劇背後的創作故事。

  據悉,瓊劇《黃道婆》于9月16日登上第十九屆中國戲劇節的展演舞臺。這是瓊劇首次登陸溫州,也是海南省瓊劇院時隔10年再度亮相中國戲劇節舞臺,意義非凡。

  劇本創作:

  以“人”為核、以“情”為線

  為了讓這個“模糊的歷史人物”變得鮮活,池浚與創作團隊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

  “為了寫好這個戲,我跟著楊濟銘院長去海南采風七八次,走了半個海南島。”池浚回憶,從黃道婆曾居住的崖州水南村,到傳説中的觀音閣,團隊試圖追尋她的足跡,卻發現幾乎沒有留下實物遺跡。

  在上海,他們拜謁黃道婆墓,探訪屢遭戰火損壞卻被百姓自發修繕的黃母祠。“百姓稱她為‘黃母’,把她當母親一樣感念,這種發自內心的敬意,讓我們確定了創作核心,就是要把黃道婆當成‘活生生的人’來寫,而不是高不可攀的聖人。”池浚説。

  為了構建一個立體的人物,池浚採用“磨難—覺醒—傳承”三幕式結構,還原黃道婆從平凡少女到大國工匠的昇華。作為童養媳,她掙脫家庭束縛遠赴海南;在崖州,她受黎族同胞啟發革新棉紡織技術,也結識知心愛人宋五哥,完成“情感覺醒”與“技術覺醒”;50多歲時,她懷揣“讓天下人有衣穿”的執念,從海南回到上海,將“搟、彈、紡、織”四大技術革新帶回家鄉。

  楊濟銘補充道,這部劇的劇本堪稱千錘百煉。“從初稿到首演,九易其稿;首演後根據反饋再修改,如今呈現在溫州觀眾面前的,已是‘十易其稿’的版本。”

  音樂唱腔:

  守“瓊劇根”、融“南北韻”

  “瓊劇的魂,在唱腔,在音樂。”張發長的分享,將焦點轉向這部劇的“聽覺魅力”。他介紹,《黃道婆》的音樂創作秉持“守正創新”理念——“傳統但不守舊,創新但不離根”,最終形成三大亮點,讓瓊劇的韻味與黃道婆的跨地域人生完美契合。

  第一個亮點是“激活古老曲牌,喚醒瓊劇基因”。瓊劇聲腔豐富,其中板腔分為四大類,多達幾十種,此次創作用了17種板腔,激活了一批瀕臨失傳的古老曲牌。

  “比如‘苦程途’,我們用分聲部合唱與幫腔改編,讓它成為劇目的主題音樂;還有‘長拉腔’,在‘萬回千度怎忍離’的唱段裏,那種綿長的情感特別打動人。”張發長舉例,劇中黃道婆昏迷醒來的片段,用了傳統曲牌“醒嘆”,“‘昏沉沉只覺天旋地轉’的唱詞搭配古老旋律,人物的脆弱與堅韌一下子就出來了。”

  第二個亮點是“整合多元音樂,串聯南北文化”。考慮到黃道婆“上海—海南—上海”的人生軌跡,創作團隊將地域音樂元素融入瓊劇聲腔。

  比如,表現海南生活時,加入崖州民歌、疍家漁歌,還有改編自黎族《撿螺歌》的旋律;展現上海家鄉情時,穿插松江童謠“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這段真實流傳的童謠,一齣來就滿是煙火氣。

  第三個亮點則是“創新演唱形式,豐富聽覺層次”。以往瓊劇多以獨唱、對唱為主,而《黃道婆》中,主創團隊加入了二重唱、三重唱,甚至“畫外獨唱”“情感哼鳴”。

  張發長感慨,這些嘗試讓瓊劇的音樂更立體、更厚重,“就像一條線,一頭連著瓊劇的傳統,一頭連著現代觀眾的審美;也像一座橋,連接著海南與江南,呼應黃道婆‘衣被天下’的理想。”

  楊濟銘表示,希望通過這部劇,讓溫州觀眾不僅看到黃道婆的匠心,也感受到瓊劇的魅力。(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