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聯合國總部面向參觀者的“名片”,聯合國講解員們通過多語種導覽服務,向來自全世界的人們介紹聯合國。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一名聯合國講解員?他們的工作又是怎樣的呢?戳短片,央視記者帶大家一起體驗!
央視記者 徐德智:這裡是聯合國總部大樓。這裡除了是全球最大的多邊主義外交平臺,給各個會員國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場所之外,其實,聯合國總部也接受來自全球各國民眾的參觀。自從1952年聯合國導覽服務開始以來,已經有超過4200萬人參觀了聯合國。
目前,聯合國在紐約總部提供包括中文在內的多語種遊覽服務,有20多位來自全球各地的講解員。在聯合國,導覽服務的講解員可以説是“聯合國公共大使”,他們是人們訪問聯合國時,了解聯合國的最佳窗口。要加入他們,首先要面對高強度的培訓。
聯合國導覽講解員 詹姆斯·馬克斯:你必須掌握很多信息。不過現在,會有一條清晰的線索告訴你,哪些是必須知道的,以便回答遊客的各種問題。
聯合國導覽講解員 本·丹尼爾利:我們從1945年開始講起,到現在已經涵蓋了80年的世界歷史。
大家決定要成為聯合國講解員理由不同,但他們都提到了兩個字:交流。
聯合國導覽講解員 張劭然:就覺得來到這裡,跟世界不同國家的人交流、相處,然後能學習到很多不同的文化。
聯合國導覽講解員 肖淇允:我們這個角色,就是一個連接聯合國和外界的橋梁。
央視記者 徐德智:今天是由實習講解員徐德智,以及我們經驗豐富的講解員,跟大家一起來完成這一小時的導覽項目。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聯合國的一些簡單的概況。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幅圖,基本包括了聯合國的各個機構。有六個主要機構:秘書處、大會、安理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託管理事會、設在海牙的國際法庭。
央視記者 徐德智:在一個小時裏,我帶領著遊客們參觀了聯合國大會堂、安全理事廳,講述了巴勒斯坦問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前景、裁軍的重要性等一系列聯合國相關的重要議題。
央視記者 徐德智:我的實習講解終於結束了。其實講解真的不容易,他們需要知道大量的知識。今天也很幸運,有講解員一路陪著我。從很多訪客的眼神中,可以看到他們對於了解聯合國、了解聯合國發揮作用的渴望。而聯合國的導覽正是這樣一座橋梁,讓人們更好地理解聯合國、理解它所發揮的作用。
聯合國主管全球傳播事務副秘書長 梅麗莎·弗萊明:開放導覽是聯合國邀請公眾走進來的方式,讓大家明白,你們也是聯合國的一部分。歡迎進來了解我們,了解你如何參與、了解這些神秘的大樓之內發生的事情,這裡有很多值得看、值得學的內容。你們會帶著更多對聯合國的理解離開,也會得到啟發。